聚焦品牌核心區,禪城引領陶瓷行業邁向新時代征程
近日,佛山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擴大)會議召開,強調要深刻把握“十五五”時期的目標任務,在新時代新征程展現新擔當新作為。這一號召為佛山各區的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作為佛山陶瓷產業的“心臟”和“臉面”,禪城區,特別是其核心載體中國陶瓷城集團及華夏陶瓷博覽城,早已超越傳統生產制造基地的范疇,躍升為全國乃至全球陶瓷品牌的核心聚集區、營銷高地和價值引擎。在新征程上,禪城區的擔當與作為,直接關系到佛山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敗與高度。
一、核心區的底蘊與擔當:從“制造車間”到“品牌中樞”的華麗蛻變
禪城區的陶瓷產業地位,并非一蹴而就。它源于石灣千年陶火的傳承,成于改革開放后市場化、品牌化的浪潮。當佛山陶瓷產業進行“騰籠換鳥”、生產環節逐步優化轉移時,禪城區以其前瞻性的戰略眼光,成功實現了從“產業加工地”向“品牌核心區”的戰略躍遷。這里匯聚了幾乎所有國內一線陶瓷品牌的總部、營銷中心、研發設計中心和展示窗口。
這一核心地位的“擔當”體現在:
資源配置的中樞作用:禪城區是陶瓷產業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和技術流的交匯點。全球最新的產品趨勢、設計理念、市場訂單在這里碰撞、決策,再輻射到全國乃至海外的生產基地。它擔當著產業大腦和神經中樞的角色。
品牌價值的塑造高地:在禪城,陶瓷不再是冰冷的建材,而是被賦予了文化、設計和品牌內涵的藝術品。各大品牌在此設立旗艦展廳,不僅展示產品,更是在傳遞生活方式和美學理念,極大地提升了佛山陶瓷的整體品牌溢價能力。
行業風向的制定者:每年在禪城舉辦的佛山(國際)陶瓷博覽會及各大品牌的新品發布會,是全球陶瓷行業的盛事,引領著產品研發、色彩應用和空間設計的潮流風向。
二、新征程上的新作為:禪城區如何鞏固與提升核心區能級
面對“十五五”新時期的要求,禪城區作為品牌核心區,必須有更高遠的新作為,其核心是從“品牌聚集”升級為“生態引領”,從“國內核心”邁向“全球高地”。
1. 作為之一:打造“總部經濟2.0”,強化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禪城區不能滿足于品牌總部的物理聚集,要著力發展更高能級的總部經濟。鼓勵企業將戰略決策、資本運營、國際營銷、高端研發等核心功能根植于此。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功能性機構,以及國際知名設計工作室、檢驗認證中心,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總部經濟生態,鞏固其作為行業“首腦機關”的絕對地位。
2. 作為之二:推動“數字賦能”,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品牌新生態。
核心區要率先擁抱數字經濟。支持中國陶瓷城、華夏陶瓷博覽城等平臺進行數字化升級,打造永不落幕的線上展貿平臺,利用VR/AR技術實現產品的沉浸式體驗。大力發展直播電商、跨境電商,幫助品牌開拓新渠道。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全球消費趨勢,為品牌精準研發和營銷提供決策支持,使禪城成為陶瓷產業數字化變革的策源地。
3. 作為之三:深化“陶瓷+文創”融合,鑄就品牌文化之魂。
品牌的核心是文化。禪城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南風古灶”等歷史文化IP,必須做好“陶瓷+文化”的大文章。要大力推動工業設計、藝術創作與陶瓷產業深度融合,鼓勵品牌講好中國故事、佛山故事。通過舉辦高水平的陶瓷藝術雙年展、設計周等活動,將禪城建設成為全球陶瓷創意設計的交流中心,讓源自石灣的陶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成為品牌價值的核心支撐。
4. 作為之四: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品牌成長的沃土。
禪城區政府需以“新擔當”精神,持續打造國際化、法治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這包括提供更精準的產業政策扶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激勵原創設計,完善高端人才引進與服務體系,優化城市配套以吸引和留住創意、管理、外貿等核心人才,讓禪城成為陶瓷品牌精英匯聚、活力迸發的熱土。
禪城強,則佛山陶瓷品牌強。在全國陶瓷產業的版圖上,禪城區這塊“金字招牌”的意義早已超越地域限制,它代表著中國陶瓷產業的品牌高度和創新活力。響應市委市政府的號召,禪城區必須以“舍我其誰”的使命感,在新時代新征程中,不僅要做佛山陶瓷品牌的“守護者”,更要成為引領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的“開拓者”。通過強化其作為全國陶瓷品牌核心區的輻射、引領和賦能作用,禪城區必將帶動整個佛山陶瓷產業突破瓶頸,邁向價值鏈頂端,為實現佛山現代化建設新藍圖貢獻不可替代的“核心”力量。
(禪城陶瓷協會黨支部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