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飽嘗了創業的艱辛與磨難,同時也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與歡樂,徐勇前每每想到自己有今天的作為,就想到了家鄉那方水土,家鄉的人們
天生的幽默,令他的談吐詼諧而風趣,很容易拉近與別人的距離。這是徐勇前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徐勇前1969年出生于漢川市仙女山街道辦事處國光村。高中畢業后,他外出打拼,在蔡甸區開了個沙發作坊。1990年,徐勇前一改小作坊的模式,創辦了“勇前家具公司”,從事沙發的生產與銷售。創業之初,公司效益良好,生產經營規模迅速擴大,1992年年產值達100萬元。
成功的背后,或許總有失敗的創傷。1993年,雄心勃勃的徐勇前把蔡甸的工廠交給族人打理,自己到武漢發展。當時武漢的產品更新換代極快,徐勇前的產品跟不上步伐,這一年沙發經營遭受重創,前期積累資本幾乎虧損殆盡。挫折沒有擊垮徐勇前,他瞄準市場,從零開始進行了第二次創業——生產床墊。僅一年的工夫,公司的產值就突破了百萬元,以后更是一年一大步。
1995年,“勇前家具公司”更名為“穗港家具公司”,1997年,又更名為“愛蒂思”,并在武漢市漢陽區洲頭落戶,擁有了固定的廠房和辦公樓,確定了“自營做名牌,聯營做銷量”的思路。從此,武漢愛蒂思家私有限公司走上了“注重產品品質,打造強勢品牌”的發展之路,以其“精湛的工藝、專業的品質、貼心的服務”,深受客戶的認同與厚愛,“愛蒂思”品牌聲名鵲起。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加盟店達200百余家,年銷售產值突破了3000萬元大關。此后,愛蒂思公司相繼榮獲湖北省消費者滿意產品、湖北名優產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武漢市家具行業十強企業、中國著名商標、中國綠色環保產品、國家免檢產品等殊榮。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愛蒂思公司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但要實現“打造精品名牌、引領家具潮流”的夢想,就要更好地發展。2003年,公司斥巨資在廣東佛山成立了“廣東佛山愛蒂思家具公司”。
然而,市場是殘酷的,有好的愿望,并不一定意味著就有好的結果。由于市場定位不準、生產經驗不足等原因,公司起初處于虧損狀態。
“與生俱來存傲骨,撞倒南墻頭不回”,在冷靜地總結了經驗教訓以后,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有效的舉措。2005年,公司推出“愛的經典”、“陽光之戀”系列產品,并成功投放市場。目前,廣東愛蒂思家具銷售覆蓋了全國20多個省市,擁有多家銷售分公司,年銷售產值5000萬元。
“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飽嘗了創業的艱辛與磨難,同時也感受了成功的喜悅與歡樂,徐勇前每每想到自己有今天的作為,就想到了家鄉那方水土,家鄉的人們。
兒時的徐勇前由于家庭成份不好,經濟窘迫,靠左鄰右舍的接濟生活。創業伊始,僅僅是為了解決飽肚子的問題。過去在蔡甸做沙發時,在漢川購置原材料,左鄰右舍開著拖拉機幫忙運送。1993年在武漢的生意受到重創,資金虧空,村支書得知情況后,幫助他到農村信用社貸款10萬元,讓企業起死回生。這些情況一直到現在,徐勇前都刻骨銘心。他要為家鄉的人民作點貢獻,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
從1993年至今,徐勇前為家鄉小學建校捐款,對困難學生家庭積極給予經濟上的幫助。家鄉修路,他主動找到村里,捐款8萬余元。每年春節、清明回來時,都不忘給村里的老人、困難戶捐錢帶物,以表達心意。每逢家鄉人有困難去找他時,他都熱情接待,幫助解決困難。村民徐書紅過世,妻子改嫁,兒子徐帥15歲被迫輟學打工。徐勇前捐贈10萬元為其建了三層小樓。
近幾年,漢川因投資環境優而吸引大量外地人投資。徐勇前說,外地人都來漢川投資,為漢川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自己作為漢川人,更應回漢川創業為漢川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7年4月,徐勇前在漢川北橋科技工業園區征地74.4畝,投資5500萬元,新建湖北愛蒂思工貿有限公司,并作為企業在內地的家具生產基地。公司確保在2008年底以前投產,預計可吸納當地勞動力400人左右,產值可達7000萬元,稅收可達400多萬元。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家鄉的建設和發展上,徐勇前將帶領他的團隊乘勢而上,演繹濃墨重彩的新篇章,在家鄉的土地上再現他們永不停息的風采和勤奮實干的風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