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房價咋又漲了 業內觀察今年房價看漲
陳永卿(華宇地產營銷策劃總監)我認為今年西安樓市的走向仍然會是穩中略升。為什么呢?西安城市化進程很快,大都市建設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人來到西安。像國五條這樣的政策性調控手段,會對一些投機現象形成抑制,其中二套房出售征收20%的個稅,可能會對二手房銷售造成沖擊,但對新盤影響不大,尤其是西安樓市中的剛需力量很強。西安房價目前還相對合理,就拿我們做的一些樓盤銷售情況來看,調控對銷量有影響,但下浮不大。長遠看,今年房價還會略微上漲,這是市場規律決定的。
徐武(英泰行資深策劃)從我們了解得到的情況來看,上半年銷售情況與去年同期持平。但今年房價肯定還會漲,只是幅度不會太大。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未來20年城市化率要達到70%,西安在2020年人口要達到1000萬。增加那么多人,居住問題怎么解決?總體而言,房產調控可能會影響到部分中大戶型銷售,但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影響不大。
數字說話西安房價為啥漲
董生(美城機構首席市場分析師)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二手房銷售是市場中主力,而西安與之相比,二手房交易一直不溫不火。就拿數據來說,近幾年西安二手房銷售面積每年都是100多萬平方米,但新房銷售面積去年達到973萬平方米,二手房與新房交易量的比例大致在1:10,這種特殊現象,導致國五條對西安影響不大。一方面,西安國五條執行細則相對溫和,其中20%個稅和二套房首付都沒有嚴格意義上落地。另一方面,國五條的出臺,對新房銷售是一種利好,導致部分二手房買家轉入新房市場。從商品房銷售面積來看,一季度達到380萬平方米,而去年同期僅為200萬平方米出頭,同比增長84%。這種強勁勢頭,一是西安剛需力量旺盛,二是市場已走出2012年調控、限購下的觀望情緒。展望2013年下半年樓市走勢,我個人推斷是,在一季度集中放量之后,二季度會有所下降。
因為一季度,市場火熱其實也已經透支了部分剛需。在此影響下,二季度市場成交量應當會有所減弱,但還會保持一定熱度。
而從下半年來看,預計市場會在三季度逐步平穩,而在四季度會有一波翹尾行情。日前,統計局公布了一季度經濟狀況, GDP 同比增長7.7%,低于之前預期的7.9%,而二季度第一個月經濟仍不容樂觀,4月份中采制造業 PMI 和匯豐 PMI 雙雙回落。一般而言,在業內有這么一個觀點:在經濟好轉背景下政策打壓房地產的底氣較足,而經濟如果不景氣,則很難對房地產下重手。因此,在當前情況下,短期內政府出臺更嚴厲政策的可能性很小。在政策面平穩背景下,市場也將會呈現相對穩定狀態。我之所以判斷四季度會出現翹尾,一方面在于各開發商一般都會在年終沖擊銷售業績,另一方面隨著時間推移,購房者對于調控政策消化能力也在不斷增強。
政策分析國五條為啥“管不住”房價
記者:國五條落地剛剛“滿月”,西安房價又現漲勢,在您看來,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馬建飛(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調控政策只是臨時舉措,要使房地產市場回歸良性發展,必須解決房地產市場的深層次問題,包括減弱地方政府對于土地出讓金的依賴、拓寬民間資金的投資渠道、堅決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實施房地產稅征收、加強中心城市建設分流人口等。如果不解決房地產市場過度繁榮的根源性問題,只是利用行政性政策進行調控,只能起到短期效果。在“國五條”出臺引起的觀望情緒過后,西安房價又開始延續2012年8月份以來的上漲局面。
記者:就像某些評論所說,國五條現在已有“空調”跡象。在此情形下,西安樓市未來走向會如何?
馬建飛即使目前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已經大于剛性需求,未來西安房價仍將會延續繼續上漲局面。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在房地產市場過度繁榮的根源性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投資性、投機性需求對于房價仍將形成較大支撐。二是未來預計居民收入水平會不斷上漲,由于收入效應必然導致房價上漲。三是保障性住房擠占了低端需求后,將迫使商品房向高端方向發展,從而推高商品房價格。四是改善型需求將逐漸加大,小區環境優美、周邊配套成熟、物業服務優良的住房價格將會出現較大上漲。
專家建言我為國五條支支招
張寶通(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商品房供給有兩大塊,一是新建房,二是二手房。對轉讓二手房征20%個人所得稅,會遏制二手房交易,從而減少二手房供給,使商品房供給集中到新建房,這樣會加劇供求矛盾,推高新房價格。在供不應求的買方巿場,賣房者會把稅收轉嫁到買房者身上,從而推高二手房價格,誤傷到自住性剛需。
為防止這種現象發生,建議在制定實施細則時,以“國五條”發布時間劃界,對兩個時段區別對待,不搞“一刀切”。對“國五條”發布后的投資性二手房交易嚴格按20%個人所得稅征收,對“國五條”發布之前的投資性二手房交易仍按老辦法征收,可在交易額的1-3%或交易差額的20%之間自由選擇。由于“國五條”發布前的投資性購房行為已經發生,是完成時或過去時,而不是現在時或將來時,構不成現實需求,征收20%個人所得稅無法遏制這部分投資性需求。而由于歷史原因,當初購房、裝修等票據保存缺失,反映房屋原值的歷史信息不全,征收交易差額所得稅在技術上難度較大。因此,地方在制定具體實施細則時,應以“國五條”發布時間為界限,對過去按老辦法,對未來按新辦法。這樣,既貫徹“國五條”,又照顧到歷史實際;既盤活二手房供給,又遏制投資性、投機性需求。
張耀峰(辦公室管理):我覺得漲跌都無所謂,我有自住房就行了。現在生活壓力大,我也沒想過投資、炒房,孩子教育、老人醫療都是很大的支出,將來也應該不會考慮換房,所以房價漲跌對我影響不大。
張媛(會計):我注意到的房價均價好像到七千五左右了,不過,買房之后,對房價漲跌沒感覺了,你能怎么著?房價不會跟著你的意愿走,所以就不去想了。等以后有條件換房了,到時候政策、樓市也會有變化吧。
胡毓(教育機構主管):房價漲跌沒關注,房租倒是漲了100元,就是房租每年100元左右的漲幅對我來說也太多。我沒打算買房,因為房價高,如果買房了,我手頭就沒有錢投資了。如果現在租房子的話,我可以拿手上錢投資,不至于讓自己成為苦逼的房奴。但我感覺房價還會漲,因為中國城市化進程決定了市場對住房需求是剛性的。其次, CPI在漲啊, 勞動成本等都在漲。我不知道銀行貸款利率有沒有漲,如果也漲,那么開發商的成本也會水漲船高,他們肯定會把成本轉嫁給買方。
高俊(房地產策劃):我現在還沒考慮買房,所以對于房價漲跌,體會不深。我認為西安房價合理區間應該在4000—5000元/平米之間。不過,政府調控的主力是二套房,但受市場供需 影響,總體房價今年上漲是大勢所趨。
馬茜(教育局職員):因為準備換房,所以對房價還挺關注,我從沒對房價下降抱過希望。前兩天看新聞,中科院有專家說,樓市調控已成“空調”。也有人說,國五條出臺后市場觀望情緒已經消化結束。我覺得,國家調控的結果,常常會推動房價上漲。比如前兩天我一朋友買二手房,賣主就很強硬地說,根據國五條產生的一切費用,都由你來承擔。在這種局面下,想不漲都難。
孫永濤(媒體人):從去年底看房看到現在,我親身感受是,房價不會跌。年前我在北二環內看了一個樓盤,一個只有兩棟樓的小區,封頂的那棟已經賣光。售樓小姐告訴我,在建的那棟,房子也所剩無幾。現在實行一房一價,如果你留意,同一套房子,過段時間,大概三個月吧,再去看,房價就會有調整。至于國五條,我的理解是對二手房有影響,對新樓盤作用不大。偶爾看看希望別漲太多。
趙亮( IT銷售 ):聽說今年房價漲了。我覺得房價維持現狀最好,漲也不要大漲。漲太多吧,對于那些沒買房的人不公平,跌了吧,我們買房的又心疼。但我覺得長遠來看,房子一定會過剩。你看,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基本都有房了,今后娃他爸一套房,他媽一套,爺爺奶奶還有住房。等我們孩子長大了,住房和房價可能也就不是問題了。
樊惠(媒介):今年房價均價七八千元吧。對我來說,房價真是高,想買買不起,貸款壓力大啊。印象中去年房價也差不多這個數了。我希望房價會下降,也對新國五條有一定期待,但我想房價還會漲的,你看,最近不都開始反彈了嗎?
趙志峰(國企工程師):買房早了,偶爾看到廣告才留心一下房價。因為工作原因,常年在工地上,暫時也沒有換房打算,不知道現在房價到底多少。希望別漲太多,將來換房,可以買套距離主城區更近點的房子。開場白
就在一個月前,國五條剛落地之初,雖然有“越調越高”的輿論質疑,還有部分公眾,對此次空前嚴厲的調控表示期待,更有評論表示,能否嚴格落實細則,是房價調控成敗的關鍵。
樓市調控難在哪?當時我曾寫評論《樓市調控光有新國五條還不夠》,認為破除房價之困的關鍵之一在于破除土地財政。如今,4月份各地細則“軟著陸”已過滿月,各地房價上行的“復蘇”,儼然讓“國五條”陷入“空調”之憂。即便在執行最為嚴格的北京,人們也學會用假離婚和陰陽合同對抗20%個稅。
與全國許多城市“漲勢”同步,西安房價也由3月的7248元/平米漲至4月的7280元/平方米,應當說,樓市對調控的“反彈”甚至大大小于一些質疑者的預期。如果說“漲價”來臨之快令人驚訝,那么在本期輿論場的采訪中,使我更驚訝的是,所有采訪者無論業內專家,還是普通市民,都眾口一詞認為未來會“漲價”。我寧愿相信,這是我采訪覆蓋面不足的緣故,但不管怎么說,“看漲”者之眾,意味著人們已不再單純從調控層面認識房價。從他們或嚴謹,或淺顯的表達中,我們能讀出,人們對于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理解,已慢慢透過表象,開始認識到房價上漲的成因,有多方面因素。
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商品房價,也許不管你樂不樂意,它都最終難免會漲,只是我們希望它擠去投機和炒作的泡沫,希望它成長得更為健康透明,有一天,即使它漲,也漲得更為真實,更為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