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精神春風化雨,中原大地呈現“謀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興河南強中原”共鑄中原夢的新氣象。鄭州市中原區崛起中國首個以“家”為主題的新都市綜合體,分外耀眼。
近日記者獲悉,香港金馬凱旋集團斥巨資260億元在鄭州創建380萬㎡中國首個以“家”為主題的新都市綜合體。隨后,記者考察了鄭州金馬凱旋家居CBD的項目,在項目中心5.8萬㎡的凱旋門廣場上,專訪了肖凱旋—中國首個以“家”為主題新都市綜合體的締造者、中國家居CBD時代的開創人、香港金馬凱旋集團董事長、中國家具協會市場委員會主席團主席、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生導師、中共湖北省委黨校兼職教授肖凱旋先生。
承接產業轉移 打造千億元家居產業
記者:肖董事長,這里完全是現代新都市的感覺,它向我們展現了共襄中原夢的美麗畫卷,這是金馬凱旋集團創造的家居行業的一大奇跡!以它為核心,鄭州打造千億元家居產業是不是指日可待?
肖凱旋:您的感覺沒錯。鄭州金馬凱旋家居CBD的確是以“家”為主題的新都市綜合體。它承接了東部家居產業向中部的轉移,標志著中國家居產業完成了轉型發展的歷史蛻變,為中國家居產業新一輪快速健康發展贏得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它實現了家居產業價值鏈高密度有機整合,形成家居產業共贏生態模式,引領家居產業轉型升級。中國家居產業迎來了新一輪大發展時期—中國家居CBD時代。
一方面,我們國家具有打造千億元家居產業的現實需求。一是中國經濟正向著服務業主導強力推進。服務業占整體經濟規模的比重,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為47.8%,要達到世界經濟服務業占比70%的水平,為家居產業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二是新型城鎮化迅猛發展。全國城鎮化率2012年達到52.6%,未來二三十年,以年均1%的城鎮化速度測算,每年將增加城市居民1300萬人,拉動內需52000億元。剛性需求,拉動家居產業強勁增長。三是家居產業是惠民常青產業。到2020年我國將實現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將有7億人進入中等收入階層,對家居及其服務的需求會更高。
另一方面,鄭州具備打造千億元家居產業的充分條件。鄭州,是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級中原經濟區核心極、國家商貿改革試點城市、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通訊樞紐、商貿物流中心,新亞歐大陸橋的關鍵重鎮,是最具活力的財富寶地。
創新經營模式 引領產業升級
記者:鄭州金馬凱旋家居CBD是中國家居產業的完美升級版,它代表了一種新視域、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境界,請您揭示一下它迷人的魅力好嗎?
肖凱旋:這個全新的以“家”為主題的都市新綜合體,其獨特之處在于創新、整合、惠民。通過創新產業業態,創新經營模式,創新城市功能品質,推動資源高度聚集、產業鏈無縫整合、國內外市場有機融合、利益關系者合作共贏,達到人與自然、社會和諧,實現提高城市和市民幸福指數,造福民生的最終目的,它開啟了中國家居產業科學發展新時代。
它的新體現在:第一、業態品質新,業態是“(生)產、銷(售)、學(習)、研(發)、(博)覽、服(務)一體化”高密度完整產業價值鏈集群品牌。第二、經營模式新,它是采用完整產業價值鏈形成產業集群的經營模式。通過承接發達國家與地區家居產業轉移,促進資源高度聚集與產業鏈有機整合,實現產業業態優化創新;它通過經營模式創新,促進傳統市場蛻變和城市結構與功能升級,締造以“家”為主題的新都市綜合體,形成區域科學發展增長極;它通過價值鏈有機整合,實現利益關系者共贏。第三、功能結構新,它的結構是三園合一,即智力與生產融合的創業樂園+便捷舒適一站式購物樂園+愉悅健康新型文化樂園。第四、價值使命新,它的基本使命是創新城市與家庭幸福指數。項目作為城市經濟引擎,帶動區域經濟的長足發展,對城市結構的優化、城市功能和品質的提升提供強大示范效應;直接惠及億萬家居消費者,實現美好生活的夢想。
服務制勝 共贏共襄
記者: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怎樣變“逐鹿”為“共襄”,實現創建以“家”為主題新都市綜合體價值追求的目標,相信您一定胸有成竹,可否與大家分享?
肖凱旋:一個項目的成功,關鍵是看它的經營能力,而判斷經營能力強弱的唯一標準是消費者的滿意度。我們的努力方向就是一切為降低消費者的消費成本而奮斗!
要降低消費者的消費成本,除了端正價值目標,創新優化業態、模式、結構、功能、品質之外,就是創新服務。鄭州金馬凱旋CBD發揮超強整合集約功能,整合價值鏈,促進商業、產業、物業集約營運,構建權利、責任、義務社會化一體化平臺,實現利益關系者合作共贏,降低消費者消費成本。主要是實行十二項服務,達到“四降低,八提升”。
一是產權服務,降低業主經營風險
實行物業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三權分離,有機統一。我們發揮專業營運管理的優勢,整合經營渠道、集約管理要素,實現產業鏈無縫整合,降低研發、生產、物流、經營、配送、服務及消費者購物等各個環節50%~60%的成本,實現所有者合法權益。同時,我們自營30%~40%的物業,發揮經營、服務、管理等品牌示范作用,與生產商、經銷商、投資商共擔風險,共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