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隨著中國地板市場日益成熟化,消費者對于地板產品的消費理念也開始愈加成熟。此外,不少外國地板品牌也開始逐漸進入中國地板市場,為了迎合中國式的消費,諸多商家也開始進行“暗箱操作”,加之國內市場本身就習慣“折扣”消費,導致地板市場標價愈加混亂。
不知名“國際品牌”暗箱操作
世界上諸多地地板品牌已經進入中國市場,而這些舶來品已經相繼在國內生產,純進口的地板產品在整個中國市場上占有率不到5%.剩下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國際品牌”,僅僅是中國的某個生產商在國外進行了注冊,在中國生產,運到國外包裝后,返回國內銷售時就具有了“貴族的血統”。
地板市場“水太深” 竟是商家“暗箱操作”
由于利益驅動,地板產品銷售人員通常把一級品說成是優等品,一般消費者僅從表面上根本就看不出優等品和一級品的區別,只有依靠檢測儀器,或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后才能辨別出來。有的經銷商就是利用消費者信息渠道不對稱的情況,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
地板市場折扣“水太深”
“虧本甩賣,只要你敢要我就敢賣”有很多類似于這樣的廣告語吸引著消費者,如今,市場中的大部分地板產品都在打折,至少打8折,最低有時打到兩三折。是真打折還是假打折?一位銷售員則說這款已經停產了,款式過時;也有銷售員又說處理庫存,不壓資金。
顧客在市場中發現,新款剛剛上市也打折。而另一位店主則說了實話:“現在誰還以標的價為準啊,一般都要在標價上打折。我們打六折。”有人問道:“那何必把價格標這么高,標實價不是更好嗎?”那位店主也感到無可奈何,“沒辦法呀,顧客的心理就是要砍價。”
某些地板產品在定價時暗藏的“水分”有多大,雖然有很多地板商家進行了強有力的折扣,但是利潤仍舊是十分可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