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紅木“熱炒”后遇冷 終端市場紅木家具商受牽連

      / by 海峽都市報 瀏覽次數:

        原標題:仙游紅木“熱炒”后遇冷

        走在仙游榜紅木一條街的街頭,這里的車流量較往常少了許多,顯得有些冷清,原先爭搶紅木原料的場景早已不在。紅木原料在經歷了去年的火爆猛漲之后,今年正迎來一波調整期。昨日,記者走訪發現,不少紅木家具商都虧本經營,尤其是紅木大料制作的家具成了有價無市的局面,炒作后的紅木原料價格,出現了20%左右的下滑。

        原料供大于求

        仙游一直是高端紅木家具的重要生產基地,大紅酸枝、小葉紫檀、緬甸花梨等,都是各大廠商主要的原料。據了解,大紅酸枝如今的市場價格在600元/公斤,較年初的700元/公斤,下降不少。而緬甸花梨的價格也從去年年底的3萬元/噸,降至目前的2萬元/噸,降幅在33%。

        “老撾大紅酸枝的稀缺,使得該原料品種的價格節節攀升,游資炒作現象嚴重,早在去年,紅酸枝的價格曾飆漲到1000元/公斤,不少廠商將紅酸枝儲存起來,不用于家具加工。”一家紅木原料收購商透露,價格出現泡沫,自然會有破裂的一天,因社會資金緊縮,市場上原料儲備供大于求,使得囤積原料的紅木廠商開始大幅降價拋售。

        家具商受牽連

        原料價格、銷量變動,終端市場紅木家具商也受“牽連”。2013年,紅木市場形勢大好,約有1000多家紅木家具廠、200多家原料店鋪在仙游陸續開張,但這些新進的店家,還未享受到紅利,就得被迫坐“冷板凳”。

        “現在有六成以上的紅木家具商銷量下滑,有的甚至在虧本經營,能做到保本已實屬不易。”紅木行業一名知情人士鄭先生透露,市場這雙手,正在調節紅木行業的價格,下降也是回歸理性的一種方式。

        記者了解到,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紅木行業曾一度受冷,到了2013年,受新修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政策影響,帶動了一輪紅木漲價潮。漲價之后,必有低潮期,如今,紅木行業開始新一輪的調整。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