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著應對市場調整 做好企業內部管理

      / by 美家網 瀏覽次數:

           ——專訪佛山歐神諾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長鮑杰軍

           前言:今年以來,陶企銷售壓力日益明顯,停窯減產現象在上半年就頻繁出現,下半年市場將走向何處?政府強制執行《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的限期在即,重重的環保壓力之下,建陶行業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在冷淡的市場行情中,歐神諾卻再次逆市上揚,當中又有何過人之處?面對種種疑惑,本刊特別采訪了歐神諾陶瓷董事長鮑杰軍博士。

           逆勢前行 修煉內功

           《建材周刊》:今年上半年,中國建陶市場持續下行,而歐神諾卻繼續逆市增長,而且同比增速還比較高。請問,歐神諾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鮑杰軍:今年上半年,在總體業績和利潤率上,歐神諾都獲得了一定的同比增長。其實,從2008年到現在,我們已經連續7年在增長,今年的情況就是這種態勢的再次延續。

           從理性上分析,我認為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兩個方面:一、越來越多的房地產開發商將歐神諾列為核心供應商,特別是萬科、恒大、碧桂園等眾多房地產大鱷,他們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對歐神諾產品的需求;二、歐神諾在全國各地的營銷網點也越來越多,他們在利用歐神諾全產品體系,通過家裝、工程、零售等渠道全面對接目標消費群體,積極推行“價值營銷”的同時,對我們的業績起到了極大的提升作用。

           在過去十多年來,歐神諾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自主創新為動力,不斷進行思考和調整,逐步從單一驅動走向多元化驅動,扎實了企業發展的根基,形成了立體式、多維度的大系統綜合競爭能力,讓企業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的變化,并且邁進了這條持續的、快速的品牌成長通道。

           不過,這并不能說明歐神諾已經做得多么優秀。因為,我們的產能規模本來就不大,市場份額也比較低,將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未來,我們希望能夠抓住機會,將歐神諾做得更好。

           《建材周刊》:今年6月份以后,瓷磚產品銷售遭遇重壓,行業人士明顯觸到市場瓶頸,對于下半年行業市場的變化,您是如何看待的?

           鮑杰軍:目前,整體市場增速變緩已是事實。國家GDP持續下行、政府進行大規模反腐、消費者對房地產持有觀望態度等客觀因素,都對我們的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然而,大家千萬不要把一些周期性的問題看成了趨勢性的問題,也不要把一些趨勢性的問題看成了周期性的問題。

           不管宏觀環境將會如何變化,市場上永遠都是挑戰與機會并存的。更何況我們現在的需求量還有那么大,而且每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都還很低。即便是將來到了市場最惡劣的時期,如果你的產品很符合目標消費群體的胃口,并且具有很強的特色,你的經銷商在每個地區的競爭力也都很強,那么,你的前景必定也是會很樂觀的。

           最為關鍵的因素就在于企業的本身,在于你是否能夠及時地關注到市場和產業的動向以及消費者的需求,并作出相應的調整。如何將挑戰變成機會,才是每一個企業經營者應該要思考和解決的事情。

           上半年,我們行業內普遍出現了停窯減產的狀況,很多時候,我認為,這未必都是市場的原因,有可能是在生產線上的淘汰,現在一條窯爐的產能可能就相當于以前3~4條窯爐,從企業經營成本的角度來講,窯爐越長,成本越低,短小的窯爐就會被淘汰;也有可能是裝備技術的淘汰,隨著噴墨技術的普及使用,很多設備都跟得不上了,那些對新產品不適應的工藝和布局可能就需要淘汰。

           通過協會的統計數據,我們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以2012年為界,之前的十多年,我們建陶行業的產能都是在持續直線上升的,產量已經龐大到市場在短期內難以消化的程度,于是就出現了很多“價格戰”,且越打越烈,越是往下打,產品的利潤就越薄,企業的生命力就越弱,行業就越亂;之后的兩年,雖然我們的產能沒有太大的增長,但是質量與利潤的增長卻達到了兩位數,這些都說明了,我們整個行業是在逐漸走好。

           未來的十年才是房地產的黃金十年,在2~3年內,政府肯定會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整,這也是正常的。這是經濟學家龔方雄在不久前提出來的觀點,他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需求基數還很大的。到了那個時候,物流業、服務業、虛擬經濟等行業都需要依賴于房地產發展。只是大家過去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關注,僅僅停留在住宅方面,對于商業地產、工業地產的關注還遠遠不夠。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把握市場需求 重視客戶溝通

           《建材周刊》:據了解,在其他品牌到終端各處搞促銷活動的時候,歐神諾也到終端做起了活動,但卻是些針對導購、設計師以及經銷商的培訓活動,歐神諾選擇這么做,最初的設想是什么呢?

           鮑杰軍:過去,一般人可能認為,只要把產品賣出去,鋪貼好,通過驗收,收到貨款就可以了,而我們往往也是過于關注產品的本身。后來,我們發現不能再只是低頭看產品了,更要抬頭看人,除了要有品質過硬的產品之外,我們還必須具備優于同行的溝通能力以及服務能力,才有可能贏得更大的市場,這也就是歐神諾正在不斷加強對終端店長、導購、駐店設計師進行專業培訓的主要原因。

           如你所知,歐神諾的定位是高端市場,服務對象以社會精英階層為主。在實際營銷過程中,他們的需求彈性往往都是很大的,如果你能跟他溝通得好,他的購買量隨時都可以從10萬變成30萬、50萬;相反,有些人可能原來打算要購買幾十萬的產品,就因為你跟他溝通不好,他轉身走了,這種現象在終端是屢見不鮮的。

           此前,我們東陽的徐總也跟我分享了一個真實經歷,說是有一天,她和顧客在某小區看歐神諾產品的樣板間,出來的時候剛好下雨,顧客的車就停在小區里面,而她的車卻停在了小區外面,顧客開車準備離去,她只好站在門口等,這時又剛好遇到了自己以前的老客戶,老客戶熱心地問是否需要開車送她回去。那個顧客看到大家那么熱心又把車倒了回來,把她送到了小區的門口,在車上的時候雙方就自然而言地聊了起來,當顧客知道那個是徐總以前的老客戶之后,也跟著就成交了。

           這說明了,高端消費者價值的實現和回饋是沒有止境的,一旦他們成了歐神諾的客戶,就很容易為我們帶來或者促成了另一個成交,這是一種長期的行為。因此,如何把與客戶的交流不斷地持續下去,這很值得大家去思考。在培訓的時候,我也常常跟員工講,你們必須要通過和他們交流,了解他的需求,充分挖掘他的潛在需求,并且實現他的價值。

           而對于目前業內風行的電商,我認為,未來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對于那些低端品牌的產品,消費者可能直接就從網上購買,因為他們需要的價值服務并不多,而且價格便宜;但對于類似于歐神諾這么高端品牌產品,消費者選擇的可能是一種O2O的形式,即企業可以利用互聯網與他們進行溝通,隨后提供更好的價值服務,把價值鏈拉長,讓消費者得到更多的體驗。

           《建材周刊》:據了解,前段時間歐神諾在景德鎮三期的生產線也投入生產,主要生產仿古磚,歐神諾未來在產品系列方面將有何布局?

           鮑杰軍:目前,歐神諾在景德鎮基地的三期工程,是以生產拋釉磚為主,此外,還有部分的仿古磚和配套產品等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對我們的全產品體系進行充實。然而,這并不是說,在拋光磚上做得比較出色,我們就只生產拋光磚,也不是我們想要主導一個東西,消費者就能夠接受。我們歐神諾的所有經營行為,都是從客戶需求出發的,在產品布局方面也是如此,一切都還會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而進行相應的調整。

           我認為,大家都應該要從市場需求的角度看問題,因為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譬如:在最近兩年來,拋光磚的銷量,包括在前幾年發展得很迅猛的仿古磚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很多市場份額慢慢地被拋釉磚蝕食了。

           近幾年來,拋釉磚的增長很明顯,不僅是磚的表面硬度、噴墨技術和拋光技術等慢慢得到了解決,產品使用范圍也擴張得非常之快。不過,到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在花色上比較單一,主要是以仿大理石為主,拋釉磚誕生后,又回到了中國人普遍喜歡的富麗堂皇的審美觀上;其次在質感、花色、紋理和耐磨性等方面,也還需要不斷突破。未來,拋釉磚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積極配合環保工作 共促行業健康發展

           《建材周刊》:《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執行在即,近幾個月來,各大陶瓷企業都在尋求解決之道,但是尚未傳來能夠持續穩定達標的消息,對此,您有何看法?歐神諾在清潔生產方面又有哪些舉措?

           鮑杰軍:環保肯定是大趨勢,這已成為了行業共識,我們每個建陶企業都應該要順勢而為。目前,歐神諾也在不斷加大投入,對三水和景德鎮三大基地進行深治理,務求能夠達到更高的環保要求。在此,我也希望所有同行都能夠認真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并且積極主動地去做一些事情,而不是將它當成壓力。

           不過,在這個環保標準實施過程中,我認為,政府和企業都需要理性對待。因為,他是針對整個大產業范圍來制定的,里面就有那么一些條款,并不太適用于建陶行業,需要修改。而我們行業協會也在爭取與國家環保進行溝通,對這部標準進行修訂。諸如:在燃料使用規定的問題上,我們應該看重的是燃料的使用效果,而不是燃料的品類,不管企業使用的是天然氣,還是煤化氣,最終的排放能夠達到國家標準的目標,這才是最關鍵的。

           目前,政府已經很理性了。領導們都認識到天然氣的價格還不夠市場化,而建陶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行業,這個行業如果受到了非市場化的因素影響,市場秩序就勢必會被打亂,他們也正在通過大幅度增加天然氣的供應量來解決這個問題。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明確政府要求使用天然氣的目的。

           據了解,有些產區企業被強制要求使用天然氣,主要的原因并不是燒煤氣會造成更大的環境污染,而是有個別企業在偷排污染物,給當地政府帶來了巨大的治理壓力。正是這小部份人的不正當行為,對整個產業產生了那么大的影響。

           其實,將來比環保標準更加嚴峻的是行業勞動安全問題。前段時間,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繆斌秘書長也和我談到這一點,勞動安全法一旦實施,他對于建陶行業的影響一點都不亞于環保法,幾乎絕大部份建陶企業現有的廠房都需要推倒重建。在陶瓷產業發展基金成立以后,我們就要加強這方面的宣傳工作,要引起行業的足夠重視。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