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業市場冷淡,那么在經銷商眼里市場遇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在寒冷中需找點溫暖?
成都博美裝飾城韓俊告訴記者,今年的市場行情確實很不好。“就拿我自己來說,目前三家店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左右,這個幅度是非常大的。”
至于造成這種困局的原因,韓俊表示原因很多,首先就是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和國家嚴格的政策,給陶瓷市場造成了一定的壓力。“說實話,陶瓷企業有時候反而把這些壓力轉移到我們身上,包括正常的支持和促銷力度的支持都小了很多,甚至沒有。對于我們經銷商來說,沒有了廠家的支持等于是釜底抽薪呀。”
其次就是賣場漲租。“雖然我現在所在的成都博美沒有漲租,還會幫助經銷商做促銷,打廣告,但據我所知,成都有多家賣場都存在漲租的現象,給經銷商造成巨大的壓力。遇到這樣的困難,我還是希望企業能夠積極幫助經銷商解決問題。比如提供相關的促銷培訓,不要壓貨給我們。”
韓俊表示,可能是因為企業并沒有直面市場,所以壓力要比經銷商少很多。即使想幫助經銷商渡過難關,卻始終沒有什么太好的措施。“所以我這次借陶博會的機會重點和廠家多溝通溝通,看看有沒有好的辦法提高銷量,激活市場,不要給我們那么大的壓力。”
選擇新品還得看品牌知名度
陶博會是企業推新品的好機會,在陶博會期間,記者參加了幾個新品發布會,有宣傳概念的,有宣傳產品材質的。展會期間一下子推出的這么多新品,在大環境不好的形勢下,經銷商選擇代理新的品牌,最看重哪些因素?
經銷的本質就是買與賣的過程,利用買與賣的差價來取得利潤。“經銷商就更不用說了,賺錢是經銷商的一個目的,也是最重要的目的。經銷商會注重利益最大化,不斷地擴大自己的銷售區域,或者增加新產品。”安徽阜陽市創展陶瓷總經理雷海燕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代理新品牌的主要考慮。
“包括我本人代理一個新的品牌肯定是要關注多方面的信息。像我最看重的就是這個企業的市場美譽度。只有在市場上樹立了一定的知名度,在消費者心目中有良好口碑的企業,才會是我們首選的目標;其次就是這個企業的產品研發能力,推出新品的速度夠不夠快,能不能設計出符合市場需要的產品,質量能否經得起考驗,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還有就是企業文化。所以我在挑選企業時,盡量會選擇一些老品牌。因為他們已經經歷了市場的考驗,并在消費這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印象,也就更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不錯的成績”。
產品滯銷是最大問題
陶瓷行業作為典型的傳統行業,在電商領域有頗多阻礙,只能倚重傳統的經銷商渠道。當各企業緊抓機遇,對經銷商渠道跑馬圈地之時,經銷商們可謂身陷“圍城”。那目前經銷商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來自江門的經銷商鄭海明坦言: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產品滯銷。“現在周一到周五基本上沒有生意,整個賣場都是冷冷清清,沒什么人。到了周末會有一些客戶,但基本上都是成本價賣給他們,賺得很少。”鄭海明表示,希望企業和賣場能夠考慮到經銷商的難處,能給他們出出主意,多幫襯一把,而不是把經銷商夾在中間,當“夾心餅干”。
很多陶瓷經銷商在尋找途徑,以謀生存、發展。但是,除了自身主觀努力以外,生產廠家的產品品質如何保證,發展模式受限制,服務質量不穩定,市場濫打價格戰等,這些問題是經銷商們比較頭疼的問題。
新加坡開發商Aasit: 連續12年參加廣交會和陶博會(每年最少兩次),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主要用于新加坡和印度的公寓和商場等工程,主要選擇拋光磚、仿古磚、釉面磚以及用于游泳池鋪貼的瓷磚,規格多為450×450(mm)、600×600(mm)和800×800(mm),采購產品的價格在4.5-11$/㎡之間。
每年從中國進口的瓷磚超過300個貨柜。目前與諾貝爾、新明珠、新中源、宏宇、冠軍等大品牌合作。
近年來,中國瓷磚產品在產品設計和質量方面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也在尋找產品性價比高的中國廠家合作。此外,也采購馬來西亞和意大利的瓷磚產品。每年從意大利采購約15-20個貨柜產品。
新西蘭較為大型的零售商Tony:多年來都有參加廣交會和陶博會,主要尋找符合新西蘭市場的瓷磚產品。除了中國的產品外,也采購越南的產品,但更傾向于跟中國國內知名品牌合作,感覺在設計和花色方面更為豐富,技術一年比一年好。
巴基斯坦的零售商、代理商Muhammad:連續16年參加廣交會和陶博會,是當地做得比較大的商家,擁有7層樓高占地3603m2的展廳。
近年來,中國的廠商取得了很大進步,以前中國的產品只有價格的優勢,但是現在中國的廠家給買家提供一整套的服務,與歐洲相比,中國產品更有價格低、質量好、運輸成本低,發貨快等優勢。
中國瓷磚亮色產品豐富多樣,如拋光磚、全拋釉、微晶石產品,符合巴基斯坦及周邊市場的裝飾風格。同時,中國瓷磚產品類型非常豐富,產品花色也非常多樣化,可供選擇的產品非常多,產品花色設計一般2-3個月就會有比較大的更新,為買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與中國廠家合作主要是OEM,貼自己牌子,不會打中國的品牌。走訪佛山、山東、福建的一些廠家,現在山東的產品也做得很好,相對于佛山而言,山東瓷磚價格更便宜,性價比更高,今后會更關注山東的企業和產品。
波蘭的零售商HENRYK:連續18年到中國采購,每年大概來中國6次。在中國主要采購與意大利、西班牙設計相近的拋光磚、啞光磚和釉面磚等產品,每月大概進口5-10貨柜的瓷磚。中國產品的設計非常吸引,但是產品質量仍然不夠穩定,購買的瓷磚有時會有質量問題。
山東的瓷磚產品做得越來越好,從價格而言,佛山的產品已經沒有競爭優勢,但是綜合價格、質量、設計、產品穩定性等因素,還是繼續與佛山廠家合作,同時也會越來越多地與山東企業合作。
來自美國的零售商:近兩年,我們來中國參觀廣交會,會順便來陶博會看看,感覺中國瓷磚比之前貴了很多,很難找到適合的產品。
SRS的LUCA:本屆陶博會,我看到中國瓷磚的質量、技術、設計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某些企業從單個產品看,可以媲美許多意大利品牌。但是,從整體來說,中國產品還是缺乏韻味,產品與設計基本上還是分離的,沒能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產品還是缺乏一股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