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瓷磚行業十大熱門事件回顧

      / by 陶城網-陶城報 瀏覽次數:

         1、《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提前修訂

        2014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唯美陶瓷董事長黃建平在“兩會”期間代表行業提出了“對國標GB25464《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的提案,人大常委會將提案轉至環保部,環保部在限定的時間內作出了回應與整改建議。6月4日,中國環境標準網上發布了“《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修訂(實際上是5月29日環保部的公告)”的消息,并明確提出了完成時限為2016年。9月19日,環境保護部在其官網公布了由其組織起草的《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修改單(征求意見稿),并限定陶瓷企業及相關單位于10月15日前將書面意見提交。12月12日,環保部對《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的部分條款進行了修改,并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公告(2014年第83號)》附件《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5464-2010)》修改單已下發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該標準修改單由環保部與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聯合發布,并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評論】《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是一個要求過嚴、不符合實際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雖然迫于各方壓力,被迫提前修訂,雖然修改單將基準含氧量從原來的8.6%(基準過量空氣系數為1.7),調整放寬至18%,但大部分污染物限值也相應作了調整,雖說總體有所放寬,修改后的標準依然苛刻。若全面嚴格執行,將淘汰絕大部分的瓷磚生產制造企業。某種意義上來講,《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仍然是一把懸在瓷磚行業頭頂上的利劍。

        2、三季度停窯潮

        2014年瓷磚行業的基本走勢是:一季度普遍形勢較好,二季度開始下行,陶企感到銷售與生產的壓力,三季度開始出現停窯潮,并向四季度延續。7月31日江西省高安市經濟形勢調研座談會已經透露:高安產區現有生產線119條,目前停產37條(停窯達31%);因為環保的壓力,廣東省肇慶市政府要求絕大部分陶企在4月15日之后減產50%,廣東省恩平地區8月份停窯約20%;第三季度,四川省夾江產區停窯30%以上;山東、河南、河北、遼寧等產區第三季度都有一定程度的停窯。

        【評論】三季度的停窯潮備受關注,不僅是瓷磚行業十年來最大的一次停窯潮,還在于它與國家、協會的統計數據相差較大。如:統計數據表明以高安產區為主力的江西省1-9月份瓷磚產量7.79億平方米,增長25.31%。全國各產區大面積停窯,而全國前三個季度的產量統計整體增長7.5%。這些結果一直在考量業內人士是應該相信數據,還是相信感覺呢?

        3、瓷磚出口出現負增長

        2014年前三季度瓷磚出口量8.25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1%;瓷磚出口金額54.10億美元,同比下降2.7%。2014年前11個月瓷磚出口10.21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8%;瓷磚出口金額68.27億美元,同比下降2.8%。這兩組數據說明今年瓷磚出口平均單價同時下降,這是近20多年來瓷磚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而且是量、價、平均單價同時下降。這與世界各地瓷磚生產國持續不斷的反傾銷不無關系,與國家對瓷磚出口的政策與態度也有一些關聯。國家《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年11月發布)擬控制我國瓷磚產品年出口5億平方米,基本可以認為在“十二五”期間這個目標不可能實現。但可見相關主管部門對瓷磚出口的態度。

        【評論】最近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針對進出口及國際收支,再次強調出口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同時指出,必須加緊培育新的比較優勢,使出口繼續對經濟發展發揮支撐作用。國家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二五”規劃顯然沒有支持鼓勵瓷磚出口。即將出臺的《國家建筑衛生陶瓷工業“十三五”規劃》是否會改變態度,鼓勵瓷磚出口?

        4、肇慶事件

        由于2014年第一季度廣東省21個地級市加順德區的空氣質量排名中,肇慶市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再次排名倒數第一。2014年4月肇慶市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下發通知,要求肇慶市未完成“煤改氣”或環保達標治理的陶瓷企業,須在4月15日后減產50%。為加大力度治理工業污染,肇慶高要市采用自動控制管理,對廢氣排放口實施24小時監控。推進高要全市33家陶瓷企業改用天然氣,未完成“煤改氣”或未達到環保達標治理的陶瓷企業一律限產50%,并進一步強化企業排污監管,采取集中檢查與日常巡查,明查與暗查、夜查、節假日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加大檢查力度,對違法生產、違法經營的企業該處罰的處罰,該關停的關停。

        【評論】因為環保的壓力,因為頭頂上烏紗帽的壓力,在沒有量化陶瓷工業對霧霾、PM2.5等“貢獻”的前提下,各地政府凡遇環保問題,幾乎必拿陶瓷產業開刀。陶企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生存成本越來越貴。但在不同地區,這些“待遇”又是不一致的。

        5、晉江天然氣事件

        福建晉江地區陶企在2013年9月底率先在全國全面實現“煤改氣”。2014年5月,為避免超負荷運行導致安全事故或突然停氣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5月18日,晉江新奧燃氣有限公司向晉江市政府提交“關于分片區停供天然氣的緊急報告”。要求5月21日零時立即采用分片區停供措施,將晉江建陶用戶分為6個片區進行輪流停供,每個片區停供時間為15天,以此類推。這樣晉江陶瓷產區,面臨限制用氣量、停部分窯爐的尷尬。5月29日上午,晉江、南安兩地陶瓷企業近200人自發來到新奧燃氣公司討說法、協調解決良策。發酵數日的“限氣風波”企業終于集體站了出來。 為此,晉江、南安兩地陶瓷企業反映激烈,紛紛要求要么新奧滿足企業用氣量的供應,要么減量部分政府允許用“水煤氣” 補充至供氣正常。時至2014年下半年,福建省晉江市已有近40家建筑陶瓷生產企業(約占當地生產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一)恢復使用水煤氣。這些陶企要根據水煤氣發生爐的使用情況,每月繳納20萬元到45萬元不等的煤氣發生爐調劑金,用來補貼給使用天然氣的建陶企業,以此來平衡企業成本的目的。

        【評論】全面強制陶企實行“煤改氣”,對陶企用氣量調查、理解有嚴重偏差,導致陶企連續生產受到嚴重威脅,而且沒有任何一方愿意承擔因此而造成的損失。強制陶企“煤改氣”一方面幾乎不可能在全國范圍全面實行,另一方面又不能保證供氣量,對于天然氣的壟斷價格陶企沒有任何選擇權與話語權。

        6、首屆“2014年中國國際陶瓷產品展覽會”

        5月21—24日,與廣州陶瓷工業展同期舉行了首屆“2014年中國國際陶瓷產品展覽會”,是第一次中國主辦國際級的陶瓷產品展,號稱是打造東方博洛尼亞的開始,是中國陶瓷人的夢想。展會背后的主辦方是相關行業的五大協會———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筑材料行業分會、廣東陶瓷協會,展會的承辦方是20多家知名大型陶企聯合出資組成的展覽公司。但是這次首屆產品展,無論是參展商、觀眾、國際性及影響力應該說都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評論】因為打造東方的“博洛尼亞”幾乎就是陶瓷人的中國夢,但是夢想是一回事,怎樣實現夢想又是另一回事。要實現夢想至少要有全面的頂層設計、詳細的精打細算、各個細節的考量、全方位的推進、實實在在的運作等等,也就是說很多問題都無法回避的,特別是在展會的培育期。據說第二屆2015年中國國際陶瓷產品展覽會在時間上已經調整到11月份。2015年的實際情況是否能夠有所改變,大家都在關注著。

        7、噴墨打印技術

        2014年噴墨打印技術已經發展成為瓷磚印花裝飾主流技術,噴墨打印技術已經在全國各個瓷磚產區普及應用,據統計,目前全國上線噴墨花機達到2636臺,加上其他陶企使用的試驗機、磚坯再裝飾使用的噴墨花機,全國估計達到近2800臺。但2014年噴墨花機的增加速度明顯大幅度下降,可以認為,我國瓷磚生產所應用的噴墨花機總量已經接近平衡點,以后噴墨花機的發展應用主要表現在更新換代方面,噴墨花機的生產制造國產裝備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與噴墨印花相對應的陶瓷墨水,國產化的比例2014年已經明顯快速上升,至2014年國產墨水市場份額估計已經大大超過50%,也因此陶瓷墨水價格2014年出現全面跳水,特別是進口墨水價格已下降逼近國產墨水的同等價格。陶瓷墨水功能化,噴釉技術在2014年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評論】噴墨打印技術已經成為瓷磚裝飾主流技術,2014年中國瓷磚行業的噴墨打印技術已經步入成熟階段,最顯著的標志就是國產裝備與墨水都已經占據了半壁以上的江山,并展示了性價比的絕對優勢。走向世界將是中國噴墨打印技術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8、陶業長征IV

        9月16日,由陶瓷信息報社和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共同聯手,正式啟動“全國陶瓷磚產能及產區發展大型實地調研活動———陶業長征IV”,重走長征路,還原中國陶瓷磚產能的最新數據。12月29日,在全國陶瓷人大會上,組織方公布了調研結果,調查結果顯示:全國瓷磚生產線3621條,產能高達140億平方米(以每年310天生產計)。其中廣東1062條瓷磚生產線,是全國瓷磚生產線最多的省份,排在第二的是福建省554條瓷磚生產線,但是這幾年全國瓷磚產量的統計數據顯示廣東、福建兩省的瓷磚產量幾乎不相上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瓷磚產量福建省統計顯示已經超過廣東省,從生產線數量的對比來看,幾乎沒有可能。

        【評論】陶業長征活動之所以得到不少陶企及陶瓷上游企業(裝備、華工等)的關注,是因為這些直接來自第一手的數據資料非常難得,是對很多宏觀統計數據輔助判斷的好幫手。一個僅有554條生產線的福建省,很難想象其瓷磚產量數年來與廣東省(1062條生產線)產量不分伯仲,甚至超過廣東省的瓷磚產量。

        9、道氏技術創業板掛牌上市

        2014年12月初創業板上市的“道氏技術”,表現卓越,開盤即漲20%,接著連續十個漲停板。道氏技術是陶瓷行業第一家掛牌上市的色釉料企業,開始了陶瓷色釉料企業上市進入資本市場的新篇章。2014年還有中窯窯業、摩德娜機械等陶瓷裝備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使得進軍資本市場將為越來越多的瓷磚生產制造企業所關注。

        【評論】將陶企做到掛牌上市,是很多陶企老板的中國夢。道氏技術在資本市場的優良表現,以及這兩年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的中窯窯業、摩德娜機械、華泰陶瓷、歐神諾陶瓷及2013年底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的東鵬控股。到目前為止,這些陶企在資本市場的表現良好,再次燃起了陶企對資本市場的渴望。

        10、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年會

        12月8—9日,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廈門召開。這是近幾年規模最大的一次協會年會,年會期間,各種大小會議交叉重疊。根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章程的有關規定及國家法規政策,480名與會會員現場選舉產生了第七屆理事會,葉向陽連任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會長,最大的“人事變動”是:新任秘書長呂琴上任,前任秘書長繆斌出任常務副會長兼協會法人代表。此外,兩位前任副秘書長何峰、夏高生當選駐會專職副會長。陳丁榮、寧剛、孟樹鋒被聘為第七屆理事會高級顧問。丁衛東繼續被聘請為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名譽會長。

        【評論】這屆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年會是一屆換屆年會,其內容應該是在去年年會完成的,據說是為了等協會的改革方案出臺(如:去行政化等),才延遲到今年,結果今年的換屆大會如期舉行。大會進行了一系列的選舉投票,產生了新一屆的理事會。這屆年會沒有看到太多的改革出現,也沒有發現很多的去行政化內容。人們也沒有見到新任秘書長的履新述職報告演說。總體來說,年會協會換屆順利完成,沒有出現一些換屆大會劍拔弩張的氣氛,或者也可以說沒有什么換屆的氣氛,年會氣氛平和、熱鬧、順利。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