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面料:你的蛋糕往哪切?

      / by 中國紡織報 瀏覽次數:

         一直以來,中國面料企業對“意式制造”的感情可謂愛恨交織。一方面,國產面料可以從意大利面料中吸取靈感,抓住時下最前沿的流行趨勢;另一方面,意大利企業又是國產面料的勁敵,搶占了國內的高端市場。本期話題,我們為大家整理了中國企業與意大利企業之間的微妙關系,看看他們各自的市場“蛋糕”到底切在哪里。

        論差別

        關鍵詞:品質 支數 染色 起訂量 手感 光澤

        70S的距離有多遠?

        “意大利毛料品質之所以優于國產毛料,主要是因為他們選用了更好的羊毛纖維。”上海三毛股份有限公司朝日分公司首席設計師陳晨向《中國紡織報》記者解釋說,意大利毛料多以澳洲和新西蘭羊毛為原料,該地區產的羊毛纖維彈性好,支數可達到140S,用這種羊毛制成的面料手感清涼,光澤度好,不易起球,在扭轉360°后仍可回彈。而國內毛料原料則主要來自鄂爾多斯地區,受水、草等自然因素影響,這里的羊毛面料支數只有70S,即使在該地引進澳洲羊種,也只有第一代羊可保持其原本優良的羊毛品質。

        “此外,人為因素也是意大利毛料品質更好的原因之一。同樣是80S的毛料,國外工人是手工剪羊毛、清潔羊毛,工藝更精細。而國內該環節則多以機器取代,這直接造成了國產毛料品質不如意大利進口毛料,彈性差,拉伸后回彈速度也慢。”陳晨舉例道。

        目前,意大利進口毛料主要被本土服飾企業應用于定制類男裝當中,由于面料本身價格的不同,用意大利面料制成的男裝價格最低也要萬元起跳,而用國產面料制成的男裝只要2000元左右即可購買。

        那些染色時跨不過的坎

        “目前,國內面料企業在意大利面料流行方面的研究越來越透徹,因此在款式上,國產面料與意大利面料并沒有多少差別。”上海鑫馳服飾有限公司、諾貝達品牌(Roberta di Camerino)設計研發總監龔乃杰對《中國紡織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色彩和光澤度才是兩國面料差距最大的地方,這是由水質、技術兩方面因素共同決定的。據其了解,由于染色對面料原材料并沒有太多的要求,因此不少意大利企業會選擇在中國挑選坯布,然后運回意大利染整,最后再銷往中國。

        多年在意大利的工作經歷,讓龔乃杰覺得與意大利企業合作是件非常省心的事,“他們有時候想的問題比下游服裝企業還要多。比如,用同樣的模板進行數碼印花,意大利企業生產出的面料在質量上要優于中國產品。這主要是因為意方更加看重面料的品質,不以生產為主要目的,如果說中國企業每打印3000米就會更換設備的噴頭,那么意大利面料企業在打印1000米時就會更換。此外,在染制出樣品后,如果成品與設計樣稿存在差距,意方企業會不惜花費更多時間進行調整,以縮小差距,這對于大多數中國企業是難以想象的。”龔乃杰對《中國紡織報》記者如是說。

        “思維決定了人們的行動。”龔乃杰解釋說,在進行新品開發時,中國企業想的最多的問題是產品好不好賣,技術可不可以達到,因此他們更傾向于研發與其他品牌爆款像類似的產品,風格也相對保守;而意大利企業則更多的去考慮面料個性化問題,在研發前,他們會先確定主題,然后再將面料當做是藝術品一樣來開發。如果說中國面料企業是流行的忠實追隨者,那么意大利面料企業就是流行的開拓者。

        小起訂量帶來的大福利

        在《中國紡織報》記者調查中,眾多受訪企業均表示,生產模式也是造成兩國面料品質差別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意大利企業均保持了小作坊的生產模式,廠內人員精簡、設備自動化程度高、排單邏輯性強、生產方式靈活,因此可接受小批量的訂單,這是生產線較長的中國企業所無法做到的。

        北京隆慶祥服飾有限公司設計總監賈紅梅表示,目前雖然國產面料也具有很多功能,但是與意大利企業相比,國內企業在染色技術、后整理工藝等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產品色牢度較低,顏色也整體偏灰,不夠純正。

        在賈紅梅看來,很多意大利企業都保持了小作坊的生產模式,工廠內只有十來個工人,一年也只生產幾萬米的面料,起訂量低、產量少、設備先進,再加上工人對產品品質的不懈追求,使得這部分企業所生產出的面料在質量方面比國內面料要好很多,不僅雜色少,手感也更精致。反觀國內面料企業,起訂量一般都要達到500米~1000米,對量的追求使得一部分國內企業忽略了產品的品質,生產出的面料不如意大利面料精致。“起訂量與質量是隆慶祥挑選面料時的重要考慮因素,我們希望國內面料企業能夠降低起訂量,同時更加注重面料的品質。”賈紅梅說出了眾多高級定制服裝企業的心聲。

        雷迪波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盧山的觀點更加一針見血,他對《中國紡織報》記者指出,國產面料最大的缺點是起訂量一定要大。“意大利面料雖然貴,但是可以小批量的生產。如果說中國的起訂量是1000米,那么意大利的起訂量就只需200米。因此當我們想做一些精品量少的服裝時,肯定會選擇意大利面料。國內面料企業雖然也可以做非常好的產品,但是在精與量的選擇上,他們沒有找到一個平衡點。靠量取勝的時代已經慢慢結束,小批量多品種的精品化時代將成為發展的必然,如果國內面料企業也能做到小批量生產的話,我相信中國企業的優勢會更加突顯。”

        “Made in China”也很棒!

        由于工作原因,盧山每年要往返中意兩國多次,對于中意兩國的設計師與供貨商也多有接觸。隨著近些年的不斷發展,不少國產面料已經達到了很好的品質,在有些方面甚至已超過了意大利面料。盧山欣慰地對《中國紡織報》記者表示,“雷迪波爾品牌曾經用得較多的是意大利面料,但是近幾年隨著中國面料越做越好,我們也開始大量使用一些優質的國產面料。現在兩國面料質量越來越接近,只要意大利有的,國內80%以上都能做出來。”在其看來,較長的貨物制作周期是制約中國服裝企業大量使用意大利面料的一大問題,而憑借大規模生產,意大利企業該方面的劣勢恰恰是中國企業的優勢;從同品類產品的品質上來說,意大利面料在某些細節上稍顯粗曠了一些,細膩程度不夠,如現在全世界很流行的英式粗花呢風格面料,意大利面料雖然也做得很有風格性,但是中國企業卻可以做出風格相同,而手感更加柔軟的產品。國內消費者喜歡柔軟質感而歐洲消費者則更喜歡有骨感的粗糙質感。此外在后整理技術上,意大利面料近幾年的后整效果不如中國的產品;中國面料價格更合理,意大利面料企業雖然也在做一些物美價廉的東西,但是其價格仍存在一定下降空間。

        話流行

        關鍵詞:風格 色彩 審美差異

        龔乃杰對意大利面料企業的創造精神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指出,意大利面料企業普遍走在流行前面,敢于去創造流行,是流行的締造者;而國內企業則缺乏這方面的創新精神,以模仿為主,這使得國產面料在流行性方面要遠遠滯后于意大利面料。

        “中西方不同的審美習慣也是造成國產面料與意大利面料差別的重要原因之一。”龔乃杰說道,在選擇西裝時,國人普遍更偏愛選用低調的小條紋或是無任何圖案的面料,顏色也更傾向于選擇藏青色、黑色、駝色以及灰色等保守色系。而今年在意大利市場上很流行的大條紋、紅色面料則被國內消費者認為略顯老氣或是過于小眾,難以接受。

        在盧山看來,意大利作為時尚之都,流行肯定要比國內的更早、更快一些,在面料特別是印花面料的花型創意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而國內絕大多數的服裝企業則保持著以前的老觀念,如國內企業普遍會對女裝面料、男裝面料進行分類等。其實,從國際流行趨勢來說,男女裝面料分類已被模糊,像前幾年用的較多的馬海毛,這種材質在國內主要被應用在女裝上,在男裝市場上難覓蹤影,但是在歐美市場馬海毛卻被大量使用于男裝當中。雖然存在一些差距,但是中國面料企業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在緊跟潮流的同時,會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手感及色牢度等理化指標進行一定的改進。

        賈紅梅結合企業研發人員參觀國內各個面料展的經歷表示,在意大利展區,經典千鳥格、人字紋以及彩色嵌條等元素大量出現在面料的設計當中;可應用于修身版西裝。而采用新型織造工藝,不加入氨綸等彈性材質便擁有伸縮性的自然彈面料也受到了不少客戶的青睞。“意大利面料與中國面料在整體風格上各有千秋,前者色彩亮麗協調,花型張揚大膽,而后者的色彩則更保守一些,花型也偏小,這與中西方不同的審美觀有著很大的關系,”賈紅梅舉例道,意大利人在挑選男裝時往往會選擇帶有寬條紋駁頭的產品,而國人則往往更喜歡帶有細條紋或純色駁頭的西裝。

        談市場

        關鍵詞:標準 穩定性 共贏性

        中國企業:

        誰說意大利市場很難進?

        每年都會去米蘭unica面料展挑選面料,龔乃杰對意大利市場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只要品質好,意大利服裝企業在挑選面料時是一視同仁的。中國面料在意大利市場有著非常不錯的口碑,一些基本款面料甚至比意大利當地面料做得還要好。”

        龔乃杰直言,相對于國內面料市場風格的雜亂、多變以及不定性,意大利面料市場的整體風格每年只會改變一點,這對于中國面料生產企業海外開拓十分有利。此外選擇和意大利知名品牌進行合作也不失為是進入意大利面料市場的一個好方法,在建立起穩定的長期合作關系后,不少意大利企業都會幫助合作的面料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助其成長。

        意大利企業:

        橫在中國市場大門前的路障

        在談到對面料的檢測標準時,盧山對《中國紡織報》記者表示,雖然現在的國產面料質量已經跟意大利面料相當接近了,但是在對面料的質檢標準上中意兩國還是有很大的差別。意大利檢測機構對于鉀、鉛等含量的標準制定十分嚴格,但是對堅固度、色牢度等指標要求卻并不高;而國內的標準偏偏對色牢度及撕裂度的要求特別高,反而對鉀鉛含量沒有歐洲標準那么嚴格。這也是為什么一些意大利進口面料很難通過國內質檢的原因。

        龔乃杰指出,雖然意大利的檢測標準多、分類細,但是與中國的側重點卻不盡相同。中國制定的標準多針對消費者使用方面,如撕裂度、色牢度等,而意大利的檢測標準考察更多的則是產品的制造過程,如面料印染環節是否環保等。

        “我曾經在意大利看到過一件McQueem的女裝背心,它的吊牌上寫著‘洗一次就會變形’的字樣,即使如此,也絲毫沒有影響當地消費者對這件衣服的喜愛程度,但是這件背心如果出現在中國市場上,大概就會被定義為不合格產品。”龔乃杰說。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