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財經頻道報道,2014年下半年,國家工商總局、中國消費者協會兩次對網絡交易平臺上銷售的商品進行了質量檢測,在抽查的9個電商平臺中,有7個在賣假冒或質量不合格商品,問題率約為77.8%。電商平臺售賣的三星手機品牌正品率為0,小米手機的正品率只有40%。這無疑給正在積極布局電子商務的地板企業,再添了一些“堵”。
電商之火愈燒愈旺,地板企業迎難而上
2014是地板行業“難”的一年,房地產行業降溫,質檢風波不斷,部分地板企業倒閉關門……但也是這一年,淘寶雙十一銷售額達到了571億元,刷新紀錄,林氏木業、全友家私等地板企業也都在當日突破了億元大關。另外,據央行統計,單單2014年上半年,我國網購用戶就達到了3.5億人,網上銷售總額更是增長至1.05萬億元。不景氣的2014年,電商似乎成了地板企業新的“救命稻草”,也導致越來越多的地板商開始布局電商渠道,以求分得“一杯羹”。
電商問題頻出,地板企業電商之路再添“堵”
據央視報道,國家工商總局、中國消費者協會抽取的92件樣品中有38件樣品是非正品,存在假冒偽劣、翻新、產品含量與宣傳不符、無3C認證、非授權正規渠道銷售等問題。銷售非正品的網站涉及京東、淘寶、天貓、1號店、中關村電子商城等。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曝出電商問題。但遺憾的是,這些問題卻一直都沒有很好的被解決。
一方面相關法律法規滯后,監督管理難以到位;另一方面,網絡本就是個虛擬的市場,買方網購無非圖個方便和便宜,這就導致一部分賣家唯利是圖,一旦遇到問題,卻又因為網絡的虛擬性,從而找不到責任人。
這次問題的曝光,著實讓正在積極走電商之路的地板企業“頭疼”:放棄電商?可這是大趨勢,消費者也越來越喜歡這樣的消費渠道;繼續做電商?可問題不斷曝出,消費者對于電商信譽度會更加質疑,顯然不利于產品的銷售。似乎做與不做,都很難。
電商之路還是要走,但地板企業需先做好充分準備
俗話說得好,有問題是好事,沒有問題的話,就永遠不能進步。所以說,筆者相信央視的這次曝光,一定會讓網上各路經銷商以及第三方平臺開始改進。地板企業現在要做的,就是保證產品的質量,只有做到這一點,才永遠不會害怕消費者的投訴。當然,還應該建設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等到消費者產品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解決,讓消費者滿意,從而建立品牌的信譽度和美譽度。
其實,不管電商有多少問題,只要地板企業堅持做自己,把產品的質量放在第一位,并更好地為消費者解決一切售前、售后問題,筆者相信,這個市場上,還是會有很多“出淤泥而不染”的標桿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