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周一直身處股價暴跌懸疑和停牌狀態的漢能薄膜發電,近期悄然加快了線下渠道建設和銷售推廣的步伐。公開報道顯示,除了已經在全國主要城市陸續開設60家體驗店,漢能薄膜發電已經先后在十余個省市啟動渠道招商。與此同時,漢能控股集團旗下主要為漢能薄膜發電供貨的工廠,也處于24小時連軸生產的狀態。 陸續啟動全國渠道招商 主打民用太陽能市場
上海、天津、遼寧沈陽、河南鄭州、江蘇常州等十余個省市的地方媒體報道顯示,漢能薄膜發電近期分別在上述地區展開渠道招商大會,吸引了數千家經銷商前往參加。
報道顯示,渠道商將成為漢能薄膜發電線上線下全渠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之前,漢能薄膜發電已經上線了電商平臺,并且在全國主要城市陸續開設了60家體驗店。目前其渠道主打銷售的是以家庭用發電系統和移動充電包等為代表的民用產品。
與傳統以地面電站為主要應用方向的晶硅光伏企業不同,主打薄膜太陽能技術的漢能薄膜發電明確提出將以民用產品為其主要戰略方向。相比地面電站,民用太陽能市場當前市場認知度不高,但潛力巨大。研究數據顯示,到2020年,僅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在內的華東地區,其家庭用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市場規模就將達到1.9萬億元。
漢能薄膜發電已經在家庭用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等領域陸續簽訂幾筆較大訂單,在民用市場顯示出突破跡象。今年4月,漢能薄膜發電與江蘇省盱眙縣簽訂合作協議,為當地醫院、學校、養老院等公共建筑屋頂安裝5000套屋頂薄膜太陽能發電系統。而去年10月,漢能與甘肅玉門市合作建設的鄉村分布式薄膜發電項目也已竣工并網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26.8KW。
除了屋頂發電系統,公開報道顯示,漢能薄膜發電還與湖北武漢、福建南平等地區的政府和企業簽訂多筆大額訂單,銷售增長可期。
除了下游銷售渠道招商大舉鋪開,來自為其供貨的工廠的信息也顯示,漢能薄膜發電的產品銷售可能正在悄然迎來快速增長。
《華爾街日報》5月底對漢能控股集團位于江蘇常州和浙江長興的兩個工廠的暗訪顯示,今年春節之后,上述兩個工廠已經處于每天24小時連軸生產的狀態。《華爾街日報》記者James Areddy 通過對超過24位工廠工人、技師、保安、貨運司機等的采訪證稱,每個工廠雇傭了超過1000名工人,一直處于滿產狀態,每天晚上都有貨車前往工廠拉貨,而且江蘇常州的工廠還在繼續擴大規模。
公開信息顯示,漢能控股集團位于江蘇常州市武進區和浙江湖州市長興縣的兩個工廠,目前的主要職責即是為漢能薄膜發電提供民用太陽能產品。24小時加班加點生產的跡象表明,漢能薄膜發電的產品銷售可能正在發生不為人所知的突破。
自從5月20日停牌,市場和投資者一直關注漢能薄膜發電究竟何時復牌。截至目前,漢能薄膜發電還未就此發出任何公告和相關信息,僅其大股東漢能控股集團曾發出公開聲明回應媒體部分疑問,并表示其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