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裝消費四大陷阱

      / by 中國質量報 瀏覽次數:

        近日,記者從天津市消費者協會獲悉,家裝專題投訴活動自4月中旬啟動以來,接到了消費者的大量咨詢與投訴,反映的問題主要包括套餐虛假宣傳、謊報水電改造費、虛報工程量、主材偷梁換柱等,投訴涉及天津易尚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康之居裝飾設計中心、天津市森鑫淼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等數家公司。

        當前正值家裝旺季,天津市消協提示消費者在進行家裝消費時要注意以下4大陷阱:

       

      警惕家裝消費四大陷阱

        陷阱一:低價套餐充“大包”

        為了吸引客戶,部分家裝企業通過媒體廣告、印刷品發放等方式宣傳套餐活動,特意除去一些在裝修工程中的必做項目,以超低價吸引消費者,消費者誤認為套餐就是“大包”,便與裝飾公司簽訂了合同。消協提醒消費者在選擇套餐時,一定要先了解其裝修內容是否適合自己,簽訂裝修合同時,需要仔細查看預算書,逐條閱讀合同內容。

        陷阱二:水電改造貓膩多

        經營者在介紹水電路改造時,經常以口頭許諾的方式,向消費者許諾改造費用,同時,配件收費與配件品牌也未寫入合同,為后期增項與偷工減料提供方便。消協提醒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應要求經營者提供配件明細,如果雙方約定水電路改造費用,須寫入合同之中。待工程結束后,消費者在水電路驗收時,應向經營者索取水電路改造圖。

        陷阱三:預算實付出入大

        很多經營者都會在工程量上做文章,如:乳膠漆不扣除門窗洞口面積;廚房、衛生間鋪磚按鋪滿計算等。消協提醒消費者需要對自己房屋實際尺寸丈量后,再結合預算書進行計算,減少工程量誤差。每項工程完工后,檢查是否按預算書約定進行施工。

        陷阱四:無證公司黑家裝

        目前,單從家裝企業看,注冊資本小至1萬元大到千萬元以上,有施工資質的裝飾公司僅有一小部分,大部分家裝公司僅靠一塊牌子,有業務時直接從馬路邊找工人,松散的管理給消費者的維權帶來極大困擾。消協提醒消費者在選擇裝飾公司時,應對企業信息進行查詢,如公司名稱、注冊時間、注冊資金等相關信息,擇優而選。

        天津市消協還提示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應與經營者簽訂《天津市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規范性合同文本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減少合同糾紛。趙凱麗 姚延敏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