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酒店設計之旅第二站丨沈雷訪談及作品回顧——如果設計師內心無詩,如何讓居住者去閱讀?
2015年,由簡一大理石瓷磚聯合知名門戶網站傾力打造“環球酒店設計之旅”年度策劃,致力于為中外頂級酒店設計師打造最有效的交流平臺。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第二站將落地于杭州法云安縵,帶你走進頂級酒店設計師賈雅(Jaya Ibrahim)最喜愛的作品之一,品茗論道,暢談“酒店設計與在地化”這一命題。

“酒店設計名人堂”是“環球酒店設計之旅”特別推出的設計師訪談及作品回顧系列。本期的訪談嘉賓是第二站對話嘉賓,內建筑設計合伙人和設計總監,沈雷。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越來越多的酒店意識到,和所處環境發生對話的設計能增加酒店的獨特性。可是究竟應該怎樣實現設計的“在地化“?是對當地文化符號的簡單復制,當地材料的大量堆砌,還是在氣質和所提供的生活方式上和當地接軌?
沈雷:昨夜巴厘與設計師朋友閑聊,所住度假酒店往往設計感與舒適度是呈反比的,所謂在地我的理解應該是接上地氣吧,地域化的空間、地域化的食物,國際化的服務方有效果,而設計僅僅是其中某一環節,店大欺客,太設計也就不自然了,比如看與被看,太近或太遠都會失焦,或分寸得當才是好,地氣加天籟方可自在。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您怎么理解詩意的棲居?您覺得人最好的棲居狀態是什么樣的?
沈雷:詩意居住應該是來自內心吧,單從設計考量,如果設計師內心無詩如何讓居住者去閱讀呢?棲息地是可以順應四季遷徙的,或許明年還期待著回歸?可能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越來越多的酒店意識到,和所處環境發生對話的設計能增加酒店的獨特性。您如何理解酒店設計中的“在地化”這一趨勢?
沈雷:酒店有多種類型,度假考量沒有當地的人文、地理、風情,是可以選擇更多遠方的,在地化不是趨勢是應有的設計態度吧,或只是演繹的方式不同?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當所有酒店都在試圖“在地化”的時候,如何避免再次陷入“同質化”?
沈雷:任何時間、地點、其中人物不同就不應該存在同質化吧?誰可以復制大腦的思維呢。個性應是設計師的靈魂,如果沒有辦法,聽聽內心,如果真的沒有情境,那就放下工作去旅行吧,不帶相機用毛孔去感知,或許可以。
沈雷作品回顧

隱居繁華雅集公館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貴賓接待區

Pan服裝工作室

阿里巴巴集團濱江總部

光線傳媒辦公室

外婆家西溪天堂店
“環球酒店設計之旅”杭州站報名啟動
落地酒店:杭州法云安縵
主講嘉賓:渡堂海、鄭捷
對話嘉賓:渡堂海、鄭捷、沈雷、謝天
時間:7月28日下午
主題:酒店設計與”在地化“
如何報名?
關注“樂居環球酒店設計之旅”微信號(ID:leju-huanqjdsjzl),直接發送信息至后臺,信息格式如下:
【報名】姓名-公司-職位-參與過的酒店項目

名稱-手機號碼-電子郵箱
報名截止日期:2015年7月20日
報名通過后,我們會在兩周內通過郵件和電話聯系通過報名者。現場憑邀請函上的入場編號入內。
趕緊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在這里,我們環游全球設計酒店
讀懂棲居的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