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經濟進入新常態,房產政策調控,樓市低迷, “唇亡齒寒”,作為房地產下游的家居業也艱難前行,但同時,互聯網家裝也在摸索,也漸得要領……
2015家居行業“互聯網+”是亮點
如今80后、90后已逐漸成為家居消費的主要力量,家居建材企業也不斷在挖潛革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今年,在到處布滿著“互聯網+”字眼的市場上,依靠傳統經營模式,依靠實體店、人力為主的家居行業不斷“被挑戰”。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到2015年,我國家居建材產品電子商務規模將達到2050億。
但家居行業的互聯網思維怎么實現?有業內人士表示,互聯網思維就是用戶思維,真正為用戶服務的理念體現在細節上,尤其是產品細節上。這是互聯網核心的命脈,所有家居營銷方式體現到最后,都是體現“產品力+溝通力”。而在這樣新的消費趨勢下,不少家具企業也開始了對電商等銷售模式的探索。除了試水互聯網,隨著市場的調整,今年也涌現出了一批批走在轉型之路上的優勢企業,無論是采取品牌化戰略,或是開拓差異化發展路線,再或是創新改革,線上線下優勢互補等等,都在不斷深化市場手段,從而爭取更多市場份額。
家居利劍出鞘 練內功、論改革、話創新
盡管銷量下滑,市場疲軟,但2015年也是成都各企業主觀能動性發揮得最強的一年。面對利潤空間壓縮、市場份額減少的市場壓力,眾企業苦練內功、調整提升,每個品牌都力爭突出優勢,以便在激烈的市場震蕩中幸存并發展。
今年以來,成都家居品牌呈現出了開業與停業并行、創新與堅守共存的態勢。強勢品牌通過產品和服務升級、搶奪現有市場、挖掘新增市場、精準市場定位,在逆市中依然領先。從傳統的3·15、五一、十一,到近幾年來備受重視的雙11、雙12……,家居品牌充分利用了各個節點大力轉型謀出路。“練內功、論改革、話創新”,尤其市場定位上,各個品牌或堅持中高端消費,或走實惠平價路線,或以專業性取勝,并開始向著業態融合的居家和異業聯盟等創新性的方向轉型。作者:韓欽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