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企庫存成沖款磚主要來源之一

      / by 九正建材網 瀏覽次數:

        通過調查記者發現,沖款磚有三大特點:價格低、付款交貨、產品庫存情況復雜。據了解,在銷售沖款磚的店面里,以一片800×800mm規格的瓷磚為例,普通拋光磚的批發價在9元左右,全拋釉是10元上下,大理石瓷磚則為15元左右,而一片600×600mm規格的仿古磚的批發價也約為10元,300×600mm規格的瓷片批發價為2.5元。在付款方面,一般是買方去倉庫提貨時當場付款,類似授信的交易方式是不存在的。由于銷售沖款磚的商家沒有做產品庫存,所以從廠家回收的沖款磚仍然是放在廠家的倉庫中,當有買家購買沖款磚時就直接到廠家所在的倉庫提貨。這有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一個買家要購買不同種類或不同花色的瓷磚產品,他可能需要輾轉多個倉庫才能將產品湊齊。此外,沖款磚店面的產品樣板上會直接寫明產品等級和庫存數量,通常是售完即止,從廠家拿到新的產品后再補充到貨架上來。

        面對這種情況,吳旭東認為,品牌企業不用過于擔心沖款磚的負面影響,因為品牌企業的產品與沖款磚的市場定位、產品質量和包裝等都不相同,生命周期也不一樣,所以只要保持自身的產銷平衡,把好產品供應的關卡,維護好與經銷商的關系,市場終會有恢復正常的一天。

        石灣沙崗市場的一位店主向記者披露,現在瓷磚市場上的沖款磚主要來源有兩個,一是供應商手中的廠家用來抵押貨款的產品,瓷磚廠家經營不下去,又無力付清欠供應商的貨款,最后只能用瓷磚抵押貨款,為了盡快把大量的庫存轉變為現金,供應商迫于無奈只有低價把這批瓷磚大量銷售到零售市場或者農村市場。第二個來源是部分瓷磚廠家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同時也是基于庫存壓力清理過剩的產品,從而將這些產品低價售出以回籠資金。

        佛山市鈺豐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從2015年開始,廠家倒閉的新聞時有傳出,許多沒有收到貨款的原料供應商成了苦主,這也使得他們變得越來越謹慎,充分考察廠家的資金鏈情況才進行合作,有的供應商甚至主動縮小業務范圍,確保企業的良性運轉。因此,供應商手上的沖款磚數量漸漸減少。另一方面,因瓷磚廠家主動清庫存而出現的沖款磚則成為了市場上沖款磚的主力,這是值得各大陶企警惕的現象。

        在石灣沙崗市場的沖款磚專區里,可以看到商家在各種廣告牌上寫明了部分沖款磚的庫存數量,有的是幾萬箱,有的更是多達十幾萬箱,一些商家說道,這些沖款磚均是廠家低價處理的產品,這些廠家還在運營當中。“現在瓷磚產能過剩,這些賣沖款磚的廠家生產線仍然要運作,庫存越積越多,放不下或沒錢周轉就處理一批貨,其實他們撐得很辛苦。”其中一位店主王先生如是說。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去年銷售的低迷也使得一些瓷磚廠家壓力重重,不得不倒閉流產。到了2016年,大量的沖款磚涌入市場,引起了許多陶企的關注。

        瓷磚庫存壓力大 大批量沖款磚涌入市場

        從2015年年中至今,僅又在佛山南莊華夏陶瓷城陶南路的沖款磚店面就陸續出現了十幾家,人氣很旺。而石灣沙崗陶瓷批發市場內的沖款磚則更多,一位沙崗市場的店主告訴記者,除了有一個專區給商家銷售沖款磚外,其他區域也零星地分布打著“沖款磚、特價磚”招牌的店面,上門找磚的人很多。反觀陶企的展廳內,人流并不多,許多業務員對2016年的發展感到迷茫。

        擾亂市場

        沖款磚的主要去向是三四級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購買沖款磚的有工程商、瓷磚經銷商和零售商。吳旭東表示,沖款磚對瓷磚市場的沖擊很大,讓原本就低迷的市場更加慘淡。

        沖款磚的出現會擾亂瓷磚市場,站在陶企的角度,出售沖款磚的陶企或經銷商會擠占國內其他陶企的市場份額。無論低價銷售瓷磚的廠家和經銷商出于何種目的,客觀上都可以在短期內擴大其在市場上的份額。這樣,銷售沖款磚的廠商就可能搶奪原本屬于其他按正常價格銷售瓷磚的陶企的市場份額。這些廠商也可以通過對特價產品進行簡單加工后低價出口到第三國,導致在第三國市場上進行正當競爭的國內陶企受到打擊,從而縮小或失去市場。所以,沖款磚相對于國內的其他陶企而言,也是一種不公平競爭的行為。

        另一方面,沖款磚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銷售沖款磚的廠商可以利用特價的手段,處理其庫存或剩余產品,從而維持其在國內市場上的價格,以彌補其部分的損失。在此情況下,國內消費者被迫支付比正常價格還要高的費用,而使之用于享受其他消費品的購買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喪失。實際上,銷售沖款磚的陶企在市場的擴張是以侵害國內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

        沖款磚還擾亂了正常的瓷磚市場價格秩序。沖款磚的不正當價格行為對瓷磚市場價格秩序的破壞主要表現在價格信息失真,由于不正當價格既不反映瓷磚產品價值,又不反映供求關系,更不能真實傳遞瓷磚市場變化趨勢,致使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三大機制職能失靈。這樣不僅破壞了瓷磚市場公平競爭原則,而且擾亂了市場經濟規律,破壞正常的市場價格秩序。

        沖款磚不僅對國內市場產生沖擊,對國外市場也有影響。沖款磚具有質量優勢,比如因倒閉破產的工廠的沖款磚有一部分質量是很好的。這種情況下,經常會有以低價從供應商手,上買來沖款磚的第三方甚至以高于工廠的原價賣到國外去,從中獲取的利潤較高。所以沖款磚十分受出口人員的歡迎。

        沖款磚出口到國外,會阻礙進口國陶瓷產業的發展。國內銷售沖款磚的陶企對海外市場的擴張是通過擠占進口國相同瓷磚產品廠商的市場份額來實現的。進口國相應產業由于面臨著來自外國瓷磚產品的特價,而被迫與其進行價格競爭,其結果是導致進口國廠商利潤下降以至于經營虧損。面對日益擴大的市場容量,進口國廠商卻因此不能擴大生產規模,相反還要降低其瓷磚產品的生產總量直至被迫退出市場競爭。在此條件下,即使進口國的陶瓷產業仍然保持著之前的市場份額,對于不直接與特價競爭的進口國陶瓷產業來說,也會由于進口產品價格低廉,消費者轉向購買沖款磚,減少或放棄原本打算購買國內生產的瓷磚產品,從而使陶瓷產業蒙受損害。顯然,由于沖款磚的侵入,將剝奪進口生產相似瓷磚產品及其相關產業在正常情況下可能出現的增長與發展。 此外,沖款磚也扭曲了進口國的瓷磚市場秩序。對進口國的陶企來說,由于沖款磚的暢銷,接收到了錯誤的低價信號而擴大生產。一旦出口國停止了沖款磚的出口,該進口國陶企將無法保持擴大了的生產規模,從而造成在資源配置與使用上的浪費。當然,也有人認為銷售沖款磚對進口國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它可以使其享受到價格低廉的瓷磚產品。但這是有前提的,如果沖款磚的質量是有保證的,在短期內對消費者來說確實是一種福音。一旦沖款磚取得壟斷優勢,這種價格低廉的情況將可能為高價所代替,進口國消費者將不得不為此付出更高昂的代價。此外,沖款磚大多總是與低質量相聯系,在此情況下,進口國消費者不得不為此種低價而承受效用、效率、愉快甚至健康等等方面的代價。可見,那種認為沖款磚對進口國消費者有好處的觀點是不完全正確的。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沖款磚對消費者有益,但這也是以進口國陶企縮小生產規模、失去國內市場、利潤下降、企業倒閉以至于工人失業為代價的。特別是沖款磚將會引起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過分注意,從而引導進口國市場的過度價格競爭,擾亂進口國瓷磚市場的正常競爭秩序。

        潛藏危機

        在銷售沖款磚的店面中可以看到,沖款磚中以拋光磚和瓷片居多,還有部分的仿古磚、全拋釉和微晶石,此外還有現在市場十分熱門的產品——大理石瓷磚。一位店員說道,大理石瓷磚是少數陶企盲目跟風生產,在銷售情況很不理想的情況下只能低價處理。

        從上述現象中可以發現一個陶瓷行業由來已久的問題——產品的同質化。目前,瓷磚市場上的新品花樣翻新,實際是“換湯不換藥”,各個瓷磚生產企業都在大力開發新型高端產品,不斷增加瓷磚的花色和品種,但在新品繁榮的背后,瓷磚行業卻隱藏著危機。在瓷磚市場發展較好的時候,各類雷同的新品都有消費者買單,許多陶企也樂于不花費精力研發真正的新產品去吸引消費者。但是,當市場低迷的時候,銷售受阻,陶企加大力度研發新品去搶占市場,而一些本來擁有好產品的陶企則在未完全發掘原有產品的發展潛力的情況下匆匆轉產其他新品,這樣就導致了新產品的生命周期越縮越短。更為嚴重的是,陶企在意識到產能過剩的同時,仍然在試圖推出新品刺激市場,從而造成產能過剩嚴重,新品銷售情況更差,步入了惡性循環,于是沖款磚越來越多。要想改善這種情況,陶企必須從思想上進行改變,擯棄以前生產了產品再想方設法向消費者推銷的方法,轉變成以消費者為導向生產產品。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沖款磚的弊端顯而易見,但是,沖款磚的增多也反映出瓷磚市場不健康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沖款磚反過來能夠幫助肅清瓷磚市場上定位不清晰、經營不善的少部分陶企。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