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間坊成長學院 | 于躍波:自然現代主義之日本(上)

      / by 美家網  瀏覽次數:

        人物名片

        于躍波

        重慶PDA高山設計設計總監

        芒果獎&十間坊西南賽區導師


         “我一直夢想著我是個嚴肅的旅行家、作者、設計師,一個有著理想情結的悲觀主義者,但現實是一個深沉的逗比”。六一的到來也隨即翻開了芒果獎&十間坊成長學院的新篇章,一句看似玩笑也蘊意無窮的話開啟六月第一課,這是來自于躍波老師的自我獨白。接下來的整個6月份,成長學院由于躍波老師陪伴成長。

          于躍波導師六月帶來主題《現代自然主義》課程,引領我們通過游學的方式探討設計本源,引發設計師對文化傳承與設計創新的思考。本周話題:現代自然主義之日本。以下為老師課程語音實錄。

          在此我們不談政治,談設計。日本作為亞洲發達國家,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不管是在設計還是在設計以外,我希望大家都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意思是不僅要看到表象的樣子,還要知道它為什么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在六月成長學院的課程中,我把建筑設計與室內設計融為一體來講,在了解了日本的歷史后,再來看日本的設計就會非常清楚了。

        

        普利茲克獎是凱悅基金創立的,凱悅代表了整個設計想要的方向。以前我并沒有太多關注這個獎項,自從中國建筑師王澍拿了這個獎后,在網上查找了很多資料,結果讓我非常震驚。

        

        從表格上看出,日本從國土面積來講是個小國,居然有7人獲獎,美國是大國也只是8人。為什么日本在各個方面可以成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我開始想要去看看日本。日本到底在設計方面強大在哪些地方?于是就有了我想要研究日本設計的課題。

        我們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房地產的樣板房、銷售中心,是為房地產做服務的設計機構。對地產行業比較熟悉,下面給大家分享的是萬科的故事。

        事實上,現在談及中國,就會談到速度與規模。在中國,建筑的誤差是厘米級的,而日本的建筑是毫米級,差距10倍以上。從1998年以來,中國房地產排名第一的始終是萬科(去年第一是綠地),第二名始終在變化。萬科想要彌補建筑差距,推出了“千億計劃”,即花費1億元選送一千名設計師分批到日本進行學習,第二年萬科就嘗到了甜頭。王石在他的演講中提到,他們的設計師去日本工地參觀的時候表示,要學習實在太難了。之后送去日本的這批設計師在學習一年之后,覺得光去一次不夠,要多去幾次。正是這個計劃不斷推動了萬科與日本設計的交流與結合。

        在中國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下,消費者追逐紙醉金迷的奢華,如水晶燈,大吊頂,鑲金邊的鏡子。萬科從上而下體現的價值觀,是從建筑到景觀再到室內,不做“八國聯軍式”風格,而是堅持現代簡約實用的風格。這也警示我們,要向日本學習成熟的設計文化,進行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學習如何在舒適和可持續之間取得平衡。


        我本人非常喜歡傳承二字,日本的建筑設計沿襲到室內設計,離不開近200年來的傳承。

          從康德爾開始到現在我們非常熟悉的妹島和西澤立衛,都已經是經過了好幾代的傳承。圖片主要說明了我們看到的日本建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下面通過分享日本近100年來的建筑發展史,和大家一起回顧日本建筑風格的現代與傳承。

        

        

        

          第一代的時候主要是康德爾和辰野金吾,約在1900年前后,和中國的梁思成一樣到西方學習,然后回到祖國。第一代的作品和現代中國的非常像,也是非常西化的作品 。

        



          通過上面的圖表,大家可以看到日本經過了短短十幾年西化的過程,開始有自己的文化符號,往現代主義發展,過了二十年就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時期了。與此同時,我們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年,但是大家還是比較迷茫,做的多是八國聯軍風格,非常崇洋媚外。

        


        這張表格從最初已經有建筑師丹下健三獲得普利茲克獎。黑川紀章,磯崎新等都在丹下健三的事務所工作了很久,受到丹下健三的想法、思路,為人處世的影響,他們出來后又影響了下一代人,像伊東豐雄,安藤忠雄等。而妹島和世又是在伊東豐雄的公司工作了很長時間才出來的,受了伊東豐雄極大的影響,然后再到西澤立衛,更年輕的石上純也。

          丹下健三應是日本現代主義最開始的一位大師,他居然拿到了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的7個博士和名譽博士學位。我們可以看到丹下健三在幾十年前的作品放到現在都是非常現代的。

        

          從丹下健三開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師,產生了一位又一位的普利茲克獎得主。

        


        

         著名的仙臺媒體中心,在伊東豐雄的演講中,它的特色與建筑設計,與在書籍上得到的內容有非常不一樣的地方,有機會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最熟悉的就數安藤忠雄了,和其他人不一樣,他是自學成才,沒有受到任何一位大師的傳授和傳承。安藤的成功歸因于他廣泛而又多面的閱讀和旅行,親身體驗這些歷史建筑而獲得啟發,成為一位偉大的建筑師。市面上有很多關于安藤的書籍,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自己的閱讀量非常大,每天讀完幾本書,市面上有的建筑學方面書籍基本上都讀過,這是他非?膳露煮@人的一面。

        


          妹島和西澤立衛是我十分喜歡的兩位建筑師,他們形容自己作品的語言很特別,都是非常女性化的,比如可愛的,端莊的,嫻熟的。我到日本看過他們的幾個作品,非常打動我,是因為他們所選用的材料是最普通的,成本最低的,卻做出了特別好的效果,所以說每當我聽到很多設計師說預算不夠,資金不足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妹島,她都是用玻璃,波紋板這些最簡單的材料。

        

        

          最新一代的石上純也受到伊東豐雄和妹島的影響非常大。看看石上純也的建筑,再看看上面伊東豐雄的仙臺,他們有個明顯的共同理念就是都不喜歡墻,只有玻璃。非常強的穿透感,這是他們的一種理念,還有懸浮感和漂浮感。石上純也的這個建筑設計得很是精巧,是個多功能性的空間,可以在里面工作、做會議、作報告等,是把建筑藝術與結構結合得異常出彩的一個建筑。

        其實石上純也跨代了,他在妹島的工作室工作了很久,而妹島又在伊東豐雄的工作室工作了很久,可以說基本是三代人的傳承。在他的作品里,你會看到傳承,但是傳承中有變化。所以說前一輩人對年輕人的影響非常大,伊東豐雄拿過普利茲克獎,妹島也是拿過普利茲克獎,石上純也這幾年在建筑界非常紅,可能過兩年他也會獲獎。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日本傳承精神。

        今日篇幅,后續精彩,喜歡就請掃碼關注和微信轉發,更可加入成長學院微群,小編貼心的在下方奉上,群里見!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