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之下,陶瓷衛浴產業較快增長,產品質量也在發展之中不斷增長,但是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高,陶瓷衛浴行業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制約著產業的良性發展。
行業產能過剩矛盾顯現
“十二五”期間,我國建筑陶瓷、衛生潔具主要產品產能和產量增長過快。2015年,全國建筑陶瓷產能超過130億平方米,約四分之一的產能未能發揮作用。伴隨中國宏觀經濟步入新常態、房地產增速下降,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速趨緩,“十三五”期間,市場需求與產能過剩的矛盾將會更加突出。
行業缺設計、創新能力
目前,只有為數不多的大型企業(集團)建立了技術研發中心,多數陶瓷衛浴企業創新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研發創新體系,技術研發及設計人員和資金投入欠缺,行業內輕設計、輕創新、重模仿情況嚴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較弱,成果推廣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的能力不足。
陶瓷衛浴產業處在價值鏈低端
目前,大多數建筑陶瓷和衛浴產品都是提供給建筑單位、經銷商,加工制造依然處在價值鏈低端,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從屬和被動地位。除少數企業品牌在一線城市有一定影響力外,大多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建設落后使得許多陶瓷企業淪為產業價值鏈最低端的加工廠。
由于長期以來陶瓷衛浴行業發展主要放在生產環節,導致了生產性服務業成為行業發展的薄弱環節。目前,我國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業生產性服務業整體發展緩慢,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研發設計、咨詢、認證、評估、評價等高端服務業發展滯后,缺乏規范,已不能適應未來行業發展的需要。
國際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十二五”期間,我國建筑陶瓷、衛生潔具行業在國際上的影響更多依靠低廉的產品輸出為主,與世界知名品牌相比,中國建筑陶瓷、衛生潔具產品的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用戶忠誠度尚有很大差距,有的企業雖然擁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及設備,但尚不具備走出國門投資建廠在國際市場與國外優秀企業同臺競爭的實力。
陶瓷衛浴行業要實現高速發展仍需時日,陶衛企業須加強設計創新能力,調整發展策略以面對當下發展所面臨的行業挑戰,推動陶瓷衛浴行業早日走向國際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