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口徑 暫時松不得

      / by 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數:

        前些時候,北京市發放了幾個項目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備案平均售價突破了9萬元。兩個月前發放的幾個項目,預售均價在9萬元以下。與之相比,差不多提高了1萬元。

        其背景有二,一是北京市將推出一大批共有產權住房和公有租賃住房。少量的高價位商品房,反映在統計數據上,會被對沖和攤薄。

        二是地產商取得這些項目的土地有一年以上時間,并早已具備銷售條件。而且,預售證的均價要低于周邊同類二手房售價。

        從市場反應看,相當的平穩。據介紹,由于備案售價要比周邊房價低出不少,每個項目排隊的購房者數量都很多。除了售價低于市場預期引發追捧,它也從側面表明,新房供應不能滿足需求。

        不僅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熱點城市,也存在這種現象。上海一度出現了所謂“茶水費”等不正常的加價行為。其原因,主要也與售價和供應量有關。

        這給各地對調控預期心理的管控,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熱點城市之所以房價壓力較大,與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有關。因此,中央政府主管部門一再要求這些城市加快供應,包括住宅土地供應和商品房有效供應。特定時期,各地對商品房預售價進行干預是可以理解的,但預售證不能卡著不發放。

        根據過往的規律,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是各地保障性住房的入市高峰期。客觀上,這為各熱點城市放行一批高價位商品房提供了機會。雖然大城市核心城區的土地供應日漸稀缺,但總還是有少數幾個項目的,它們的售價也會比較高。

        從這個角度說,北京市以及上海市年內很可能再放行一兩個備案價高于10萬元的項目。同樣,即使如此,它們被批準的平均售價很可能還是會低于周邊的高價二手房。但備案均價從不超過9萬,到不突破10萬,到10萬以上,階梯式的抬升,會不會被市場情緒誤讀?

        統計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新房售價得到控制,二手房價格已基本停漲,北京深圳的二手房甚至已轉為微跌。而一線城市對二線城市,是有一定示范效應的。這種局面來之不易。

        對市場情緒的管控,就是對預期的管控。要確保政策信號不被誤讀,就要穩定市場情緒。譬如,如果給極少數項目發放備案價高于10萬元的預售許可證,必須向市場明確傳達這樣的信號:發放許可證是必要的,但只是個案,不代表整個調控口徑的放松。

        市場情緒可能的誤讀,不僅是對極少數高價位商品房項目的放行,還包括一些特殊政策。比如,一些二線城市即使在此輪樓市調控時期也規定,對引進的高學歷人才和急需的專業人才,采取特殊政策。這種做法完全可以理解。但必須向社會公開解釋清楚,防止被誤讀。

        此輪以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為代表的調控,是去年10月開啟,今年3月下旬強化的,至今不足一年。我個人特別要提醒的是,已實施限購政策的城市,今年年底以前都不可放松,甚至不可以做出易被市場情緒誤讀為放松的動作,包括調整限購區域。

        中央提出要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我個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包括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穩定,市場價格的穩定,市場情緒的穩定。而政策的穩定至關重要。

        從長遠看,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應該要與房地產長效機制對接上。換句話說,現有的調控政策,不可輕言退出,而應等房地產長效機制初見雛形以后再說。

        短期呢,要看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至少過去兩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對房地產市場管理有著清晰的表述。各地必須以此作為管控明年房地產市場的指導思想。

        但調控口徑不放松,并不意味著各地在房地產市場方面無可作為。以下幾個層面,熱點城市應該加緊推進。一是加快土地和商品住宅的有效供應。包括給一批符合條件的商品房項目發放預售證。二是培育住房租賃市場,尤其是加大公有租賃住房供應,出臺切實措施鼓勵機構發展租賃住房市場。三是保障性住房的供應不能停。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