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能家居行業的興起帶動了中國市場的發展。在歷經了近40年的行業起伏后,中國早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家電大國。然而,如何走向家電強國這一目標,智能化是不可避免的方向。
日前,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層面人工智能發展的中長期規劃,該文件指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到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智能農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人工智能的發展必然帶動智能家居行業的迅速提升。在誘人的發展前景和良好的政策環境下,智能家居被中國家電行業視為風口,諸多科技企業紛紛布局智能家居。
相較于發達國家,中國智能家居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巨大的市場需求,卻使其成為中國潛力最大、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易觀智庫數據預測,到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規模將達到1800億人民幣,將吸引大量資本和企業進入,市場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與此同時,中國智能家居產業還存在不少短板,例如,在技術上,核心算法、關鍵設備、高端芯片等方面原始創新成果還比較少,人才儲備也無法滿足智能家居行業的快速發展需求。
更為重要的問題是,目前國內智能家居市場還停留在“概念”營銷階段。事實上,真正的智能家居是一個“系統工程”,只做到部分家電、家具的智能化還遠遠不夠,場景化體驗才是大勢所趨。這顛覆了中國傳統家電業依托冰箱、電視機等單一產品“打天下”的模式。因此,在這項系統工程面前,中國智能家居行業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