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進軍住房租賃市場 建行首創“存房”業務

      / by 證券日報 瀏覽次數:

        原標題:多家銀行進軍住房租賃市場建行首創“存房”業務

        建設銀行作為首家進軍住房租賃市場的國有大型銀行,目前已經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和社會反響。3月22日,建設銀行副行長龐秀生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披露,建設銀行與政府、企業合作搭建的住房租賃服務體系架構已初步形成。為企業、個人搭建的住房租賃交易服務系統已在北京、深圳等20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運行,住房租賃平臺已累計上線房源12萬套,已出租2.6萬套。

        “在‘房住不炒’、租售并舉的中央精神和政策環境下,銀行進軍租賃市場,一方面是為了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另一方面也是尋找穩定、長期、優質的資產。特別是在按揭貸款市場下行的環境下,住房租賃市場將成為銀行繼續分享居民住房需求的發展紅利的重要渠道。商業銀行布局住房租賃市場,無論是從貫徹中央精神還是防范金融風險,都是一項積極的舉措。”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龐秀生介紹,建設銀行已與超過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簽訂合作協議,其中與地方政府搭建的住房租賃監管服務系統已在武漢、福州等18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運行,為政府監管規范租賃市場提供了保障。

        除了建設銀行以外,工行、農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把目光瞄準了住房租賃市場。比如工商銀行陸續在廣州、佛山、肇慶等地與住建部門及國有住房租賃企業包括廣州越秀、珠江實業集團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農業銀行與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及越秀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等。

        另外,為了解決長租痛點問題,2018年1月份,建設銀行在廣東地區國內首創推出了“家庭不動產財富管理”業務,亦稱“存房”業務,著力整合社會資源,盤活家庭閑置住房,進一步創新了長租房源供給模式。

        當然,住房租賃作為一項新的業務,商業銀行在加速布局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黃志龍表示,當前銀行進軍租賃市場,面臨三大挑戰:一是當前租賃市場主要集中在一線、二線城市,三線、四線城市的租賃市場需求量較小,整體規模并不是很大;二是租賃市場沒有機構化、規模化的機構參與,散戶式交易現象普遍;三是租賃市場的租金回報率偏低,難以滿足相對較高的資金成本。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