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各電商平臺消費數據再創新高,讓618成為與“雙11”并行的中國消費新窗口,折射出中國經濟蘊藏的充沛活力。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數據顯示,電商購物節成功拉動了社會全年齡段的消費欲望,特別是在長沙80后、90后等新生代的消費能力來勢更猛,從側面彰顯了這座新一線城市的消費潛力。
另一方面,國貨品牌今年在618爆發式增長。以往穿阿迪達斯、耐克的運動達人紛紛搶購李寧、匹克,iPhone、iPad、iPod齊全的時尚潮人更加青睞華為、榮耀……國貨品牌在天貓“億元俱樂部”中占比高達六成,在6個“十億俱樂部”品牌中占了5席,成為消費者購物車里的“新寵”。
其實,個體消費行為的背后,是億萬中國消費者的選擇之變。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中國設計,國貨品牌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相信隨著國貨不斷提質創新,消費者對國貨的認知度和信任度將不斷提升,加之對本土文化的情感共鳴,未來消費從“西化”回歸“本土化”將會成為一大新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