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蘊含機遇 陶企可解困境之局

      / by 美家網 瀏覽次數:

      (圖片來源于網絡)

        陶瓷制造業市場萎縮,國家環保整頓力度加強,多家陶企面臨環保整改和停產的困境。在時不時聽到有企業停產或是破產的消息時,更為焦慮,對發展前景缺乏判斷和信心。而市場越下行,消費者越持觀望和保守態度,買漲不買跌,進一步加重陶企庫存積壓現狀。英國作家布瑞杰(Burejer)有言,“中文的‘危機’分為兩個字,一個意味著危險,另外一個意味著機會”。

        英國醫生卡羅琳(Seebohm Caroline)說到,“讓我們建議處在危機之中的人:不要把精力如此集中地放在所涉入的危險和困難上,相反而要集中在機會上——因為危機中總是存在著機會”。陶瓷環境危機四伏、困境叢生,但陶企也需看到危機之中所存在的機遇。

        陶瓷行業重新洗牌,由重產量向重質量轉變,落后、故步自封的企業定會被淘汰,只有與時俱進、正確應對市場危機的企業能存活下來。

        “花朵不凋謝,怎能結出果實”,陶企被市場淘汰,只能放棄所占據的市場份額,而這些“空出來”的市場將是企業撐過凜冬的糧食。外在壓力增強時,就要增強內在的動力,經營中的企業需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斷蓄力,在碰到糧食時才能一舉拿下。

        “你越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拼斗,你就越變得急躁——在錯誤的思路中陷得越深,也越難擺脫痛苦”。陶企已陷市場困境,此時越專注于困局本身,反而越容易忽略脫局之機。需轉換思路,抓住多方伸出的援助之手,借力從困境泥沼中脫身。

        去年我國逾15萬億元稅收中,增值稅貢獻近4成,增值稅稅率降一個點,減稅則以千億元計。國家稅務總局5月30日發布數據顯示,自4月1日起實施,深化增值稅改革首月實現凈減稅超千億元。在此次超千億元的減稅規模中,制造業減稅效果最明顯,實現凈減稅476億元。

        雖說有壓力才有動力,但輕裝上陣,才能靈活應對戰場上的變化。陶瓷企業是主要制造企業之一,隨著各項優惠政策相繼出臺,陶企轉型壓力得以緩解。增值稅改革不僅減輕了陶企身上的重擔,也為陶企發展前進減少阻礙。

        佛山是我國陶瓷制造的重要產業基地,擁有完善的陶瓷產業鏈和產業集群。6月20日,佛山市工信局公布2018年符合用電用氣補貼條件的企業名單。其中,東鵬潔具獲得68.86萬元的用氣補貼和4.864萬元的用電補貼,蒙娜麗莎集團則分別獲得11.78萬和59.952萬用氣用電補貼,而科勒更是獲得224.19萬和13.04萬的用氣用電補貼額。為加快陶企轉型改革,促進陶瓷制造業的優化升級,政府部門不斷為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扶持舉措,給企業注入“強心劑”。

        “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于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出自挪威劇作家亨利克·約翰·易卜生。陶企陷入生存危機,需關注多方動態,據環境變化而不斷調整自己的發展步伐,抓住每一線生機,才能脫離危機泥潭,在機遇“敲門”時,迎機遇“進門”。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