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房地產的認識是不斷變化的,比如一開始人們還只知道房子是用來住的,后來漸漸地發現原來房子還可以投資,甚至到后來還可以拿來炒。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句話到底該怎樣理解?房子本身兼具自住和投資功能屬性,二者不可割裂,只是有些人過分放大了投資屬性,從而演變成炒房行為,到最后全民皆知,哪怕你沒有參與炒房,但是很多剛需也以炒房的心態投入到買房大軍中。
房住不炒這個新定位被提出,并非說不允許投資,而是不讓炒房,隨著新定位逐步形成共識,房子回歸居住屬性也越來越深入人心,房地產長效機制雛形也漸漸清晰,可以說房地產大局已定,未來房價大漲大跌現象不太可能出現,市場穩定成為未來主基調。在這樣的預期下,開發商和購房者也越來越理性,這一切既是新定位的成果,也是市場的必然結果。

(圖片來源網絡)
回顧以往房地產一業獨大的局面,讓人們深信辛辛苦苦干一輩子還不如炒套房子,當家庭資產80%都投到房子上時,可想而知,一方面人們把所有心思都用到了買房上,影響了其他消費,同時對其他實體經濟的發展也影響很大;另一方面這種一業獨大的現象造成房地產自身的問題和風險也越來越大。那么,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是必然之舉。
最近人民日報、中新社、經濟參考報、經濟日報都紛紛發表對房地產的態度,中國不會靠炒房拉動經濟,房地產的傳統地位也必須走下神壇,要徹底打破樓市路徑依賴,放棄房價上漲幻想。既肯定了過去房地產支柱地位的貢獻,也表達了未來房地產不可能還會延續過去的老路。關于理財的定義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各有各的說法,我們先來看一個權威理財協會的定義,大家都知道投資越大風險就越大,如果本金少依然可以獲得對應的收益可以在支付寶首頁輸入七護新網,1小時收益20%以上不拘任何反駁,操作十幾分鐘就可以等待收益風險低用戶基數龐大,因而大受歡迎,
而最近的數據也在反映著官方表態的影響。以下幾組數據就是房地產一枝獨秀時代的終結,這是歷史必然,也是有意為之。

(圖片來源網絡)
1、東中西部城市對全國總體房地產投資增長貢獻度在下降。
中國證券報文章表示,2018年年初以來,東部城市和中部城市在新增房地產投資中的貢獻份額是下降的,西部城市是主要推動力。最近幾個月西部地區的房地產投資對全國總體的房地產投資增長貢獻份額較大,但已經呈現回落趨勢。1-4月,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對房地產開發投資新增量貢獻分別為51.4%、15.8%和30.4%。從分區貢獻看,東部地區對房地產開發投資的貢獻最大,但貢獻度較2018年均值回落10個百分點。
盡管房地產開發投資“一枝獨秀”的局面尚不能完全扭轉,但綜合考慮不同地域的房地產投資走勢及近期政策走向,房地產開發投資較快增長的趨勢恐將難以持續,而且其信號意義更多的會傳遞給市場從而影響市場的變化。
2、房地產對宏觀經濟貢獻出現下降。
數據顯示,對GDP能產生貢獻的建安投資新增貢獻已降至歷史同期最低水平29.7%,低于歷史平均水平42%。受此影響,2019年一季度支出法核算GDP中資本形成總額貢獻跌落至近5年來最低水平。1-4月份,雖然房地產投資在增長速度達到11.9%,但房地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卻低于歷史平均水平。說通俗一點就是,房地產開發投資對宏觀經濟的貢獻已經出現下降。
而這也與最近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保持了一致,人民日報稱,中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國經濟擁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和不斷迸發的創新活力。中國正在加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一季度,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9.4%,增速均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城市軌道車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分別增長153.7%、54.1%和48.2%。新產業、新業態的帶動力更強。
雖說房地產對經濟發展作用不可忽視,但最終還是要依靠實業,實業才能興邦。在整體平穩的態勢下,房地產貢獻度下降也就意味著其他領域帶動能力增強。

(圖片來源網絡)
3、土地市場整體在降溫。
作為房地產投資的先行指標,土地市場也已經有所表現。雖然4月份以蘇州、杭州為代表的長三角地區土地市場一度回暖,但全國土地市場整體依然疲軟,土地購置面積、購置價款同比持續負增長。1-4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358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8%,降幅比1-3月份擴大0.7個百分點。
另外,根據諸葛找房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三四線城市的土地供應量卻出現了下調的趨勢,三四線城市5月成交土地1325宗,成交規劃建筑面積9687萬㎡,同比下跌8.33%。
在這樣的背景下,龍頭房企拿地節奏也明顯放緩,按權益銷售額排名前五位的龍頭房企,拿地面積和拿地金額均出現放緩。土地市場的降溫,很可能將會傳導到房價的降溫上。
4、全國找房熱度整體出現降溫。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5月,全國新房找房熱度環比下降2.4%,一線城市找房熱度環比微漲0.5%,二線城市出現較大幅度下行,降幅為4.1%,全國找房熱度整體出現降溫。另外,5月份購房者信心指數和經紀人信心指數環比均呈現下降趨勢。
從全國房地產投資增長降溫,到房地產對經濟增長貢獻度降低,再到土地市場降溫,然后影響到購房者的預期降低,最終會對市場的穩定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當我們滿懷底氣說不再過度依賴房地產時,也就意味著市場基本面改變了,對于購房者而言,倒不是說不能買房,而是市場將以穩定為主基調,炒房者喪失了可操作空間,剛需購房者結合自身需求選擇買什么樣的房子,而不用再過多糾結房價會不會大漲大跌。經濟日報說,如果是剛需,該出手時就出手;如果想炒房,還是洗洗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