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陶廠每年會產生大量的廢料,這些廢料占據廠房很大的空間甚至生活空間,給大家的生產生活造成不好的影響。這些廢料有廢坯泥、瓷磚的拋光料、切割的碎片、報廢的次品等等。

在環保政策倒逼的背景下,這些作為垃圾丟棄填埋的可行性已大幅度降低。企業甚至開始補貼資金,以尋求將廢料處理的渠道。因此,如何有效地把這些廢料充分利用起來,是企業必須考慮的事情。
廢坯泥
將每天回收的同一顏色的廢坯泥收集起來。當量達到一定程度后,集中化漿處理,再加入到新泥漿中混漿。或者干脆把每天的回坯泥集中統一起來,然后到年底時一次性集中化漿,生產單一批次的瓷磚。
在使用回坯泥的時候需要注意,回收坯泥因為經過了噴霧造粒程序,所以其可塑性原料相對而言減少。生坯強度會大幅度降低,因此,回收泥在入球時,需要額外補充黏土或坯體增強劑。同時,回坯泥在球磨時,其料漿細度比正常生產的料漿細度要小,因而燒成溫度會有所降低,在配方設計時需要注意。
拋光廢料
拋光廢料基本上很難回收。在拋光料里有大量的拋光頭材料,如SiC之類。這些細碎的物質存在不僅極大改變了廢料的組成,同時二次利用時往往會產生一些如氣泡的缺陷。因此,這部分廢料的回收比較困難。
但是如果拋光磚的這些拋光廢料,集中起來,作為發泡磚的原料,卻是非常不錯的。只是這些料相對而言,數量較少,推廣較難。目前,已經有瓷廠實際使用案例。
燒后的產品碎片
燒后的產品碎片,相對而言是量最大的。這些碎片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來堆放。因此,如何消化掉這些瓷磚次品及破損碎片非常值得關注。
在建陶廠,回收廢瓷蠻困難的。因為廢瓷中,有釉面,同時顏色顆粒也會影響到泥漿的顏色,瓷廠自己回收廢瓷,往往會降低產品本身品質。
在廢瓷利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因為瓷器本身經過燒成處理,瓷器內部已經形成不少玻璃相,燒成已經完成。因此,再回爐時,相對的溫度會有所下降。在配入配方時,往往比生料配方要顯得燒成溫度比實際溫度要低。通常的做法是控制廢瓷的使用量,以確保燒成質量,但控制用量的情況下,消耗的廢瓷往往會跟不上產生的廢瓷,這樣還是會導致廢瓷的堆積。
因此,在廢瓷利用時,最好將配方的設計溫度略微提高,而實際燒成溫度略低,這樣來確保廢瓷的充分利用。
廢瓷的回收,最好統籌管理。一個陶瓷產區內,通過政府的補助,設置一個綜合的回收地方。將同一品類的廢瓷集中起來,以數百噸甚至千噸級別,一次性處理成一種均質料,然后再作為陶瓷原料配入要求較低的坯體配方中去。
對建陶企業而言,其原料需求在滿足基本指標之后,往往以量大穩定為第一要素。因此,看似建陶廢料,但隨著成本增加,及政府環保要求倒逼,在未來,廢料回收利用,將會因利潤空間產生而成為不錯的原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