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的陶瓷消費者,變化的營銷模式

      / by 美家網 瀏覽次數:


       (圖片來源于網絡)

      當電視機成為千千萬萬個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時,電視營銷是各個不同行業主要采取的營銷宣傳方式。隨著時代變遷,80、90后成為社會主力,網絡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網絡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與社交的主要平臺,面對變化的環境、變化的消費者,陶瓷企業需及時調整營銷模式,抓住消費者的心理。

      蒙娜麗莎集團文化總監曾說過:“瓷磚產品由于其銷售半徑的限制,不可能像手機產品一樣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線上爭奪戰中,而應該將“圈地”和“圈人”相結合。線上引流,制造話題,爭奪眼球,獲得認同;線下服務,提供產品,高效及時,高標服務。因此,需要廠商改變以往的營銷模式,通過思路創新和方式創新,廣泛、持續、全面地與各類圈層建立鏈接,進行滲透,并逐步擴大在圈層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繼而達到傳播品牌、影響消費行為的目的”。

      線上

      基于互聯網突破時間、空間的便利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網絡平臺進行陶瓷相關信息的收集,也越來越多陶瓷企業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品牌、活動的營銷推廣。隨著新媒體營銷方式多樣化發展和信息碎片化趨勢,陶瓷品牌的營銷宣傳需結合產品的特點,抓住消費者的心理觸及點,方能引起消費者關注,提高品牌知名度。

      廣告界有句有名的話:反復刺激、加深記憶。在資訊過剩的年代,不斷重復重復再重復,就能讓人永遠記住。但隨著經驗的積攢,簡單粗暴的方式已經難以打動消費,只有真正的觸及消費者的內心,才能給消費者留下良好的觀感。如東鵬瓷磚微電影《誰說中國人不懂愛》、馬可波羅微電影《無聲陪伴》等,給人們留下深刻而溫情的印象。

      線下

      電視廣告、網絡廣告、戶外廣告等媒體是消費者形成陶瓷品牌初步印象的主要途徑,而真正促使消費者進行陶瓷產品購買的關鍵在于實際的消費體驗。體驗會涉及到消費者的感官、情感、情緒等感性因素,也會包括知識、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理性與感性共存。陶瓷品牌需重視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將終端門店設計和服務水平相結合,打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法國人有一句經商諺語: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靜物寫生畫那樣藝術地排列,因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顧客的購買欲望。人都是視覺動物,對“美”有著不自覺的追求,終端門店的產品陳列、場景設計和店員的服務行為都將重組消費者的品牌印象。陶瓷品牌需在終端跟進宣傳,重視消費者的感觀、情感、思考、行動和思考五個方面的需求。

      一切都變化,改變從未停止。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