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里只有“她” —記森鷹窗業董事長邊書平

      / by 互聯網 瀏覽次數:

        當我們駐足回憶往事,或許會輕聲低喃:“我們在追逐什么?我們在堅持什么?”答案可能無外乎事業、金錢、名利、親情、知識、健康…然而森鷹董事長邊書平卻對這個問題有著自己獨特的回答,他的眼里只有“她”——森鷹。

        “森”為木之源,代表森鷹鋁包木空調窗取材于森林;“鷹”為鳥中王,是勇氣、力量、智慧的象征。作為森鷹的創始人,邊總說:他最驕傲的事情就是創造了這兩個字。“森鷹”是一個具有自己獨特韻味的名字,雖然不那么親切溫和,畫面感不那么強,但是22年走來,他一直圍繞這兩個字,呵護這兩個字如同呵護自己的孩子一般,一步步引領著“森鷹”茁壯成長。

        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或許會默默回想:“我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什么?”在邊書平看來,或許有一天他會被這個世界遺忘,但是,“森鷹”這兩個字會永葆青春活力。其內在的利他思想,在他人和客戶的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記。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邊總和“森鷹”這二十余年的“利他”之旅吧!

        “利他”是母親曾經埋下的種子

        在邊書平的童年記憶中,母親是一個十分節儉、待人真誠的人。“她總是一直攢錢,然后給老人,給身邊的人”。母親從未接受過其他人的錢。于是,邊書平萌生出一個懵懂的想法:“以后要賺錢給母親。”同時,母親無私付出、不求回報的行為也悄悄地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顆利他的種子。

        除了母親的以身作則外,我們在訪談中發現邊總對中國傳統文化如數家珍,每天早上起床后對論語、道德經進行默背,反復咀嚼其中深意,感悟古人的天道之理。同時將古文中蘊含的至理應用于企業的經營之道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邊總最喜用道德經第七章的“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來闡述自己的企業經營之道。“每個企業也都想追求長命百歲,如果把這句話中的天地兩個字換成企業也是成立的,企業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因此,做企業千萬別以賺錢為目的,千萬不要自以為了不起,做企業就是要利他,就是要踏踏實實做產品,盡心盡力為客戶服務,這樣做了,企業反而能長生。”這是他從古人智慧中汲取的經營理念,正是這一知行合一的理念鑄造了“森鷹”的成功。

        “利他”種子發芽、長出“森鷹”

        1988年,邊書平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專業碩士畢業,開始創業。先后做過中央空調安裝、裝修、修路、消防工程等等一系列的工程項目。短短十年時間,他的總資產就已經達到了七八千萬。然而這個時候,他開始反思人生道路,“覺得自己仿佛變成了一個賺錢機器,生意是一天天做大了,可肚子也跟著越來越大,30歲的年齡60歲的心臟。為了賺錢而賺錢,工作缺失了理想,人生失去了意義。”不甘于此的邊書平打算創建工廠,生產一個客戶喜歡,而且對人類社會有價值的產品。

        1998年在德國交流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邊書平發現當地的窗戶不同于國內的鋁合金窗和塑鋼窗,不僅精致漂亮,密封與隔音性能還特別好,無論是在外觀還是性能上都有著極大的優勢。當即,這種“木窗外面還包著鋁”的窗戶就吸引了邊書平的眼球,他沒有考慮成本、工藝情況和投資額度,只想著要讓中國的房子也能使用上這種精美的窗戶。1998年9月25日,企業取得了法人營業執照,“森鷹”誕生了,在哈爾濱市南崗區王崗鎮一個占地面積50畝的工廠中開始了他的騰飛之旅。

        “利他”的樹上結出環保節能的產品

        在交談中,我們發現“森鷹”承載了創始人邊書平的想法,有著一些獨特的性質。首先“森鷹”不單單是在生產窗戶,更是在致力于通過優質的窗產品,提升建筑節能技術,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邊總說:“化石能源的大量開采和使用,使得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整個生態平衡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在社會三大耗能——建筑耗能、工業耗能和交通耗能中,建筑耗能占到了整體的40%,是三大耗能之首。而建筑耗能中又有將近一半的能源是從窗戶跑掉的,可以說窗戶是一個能源流失黑洞。”因此,“森鷹”通過不斷的技術引進、自主研發,引領窗戶在節能領域的發展,目前已經獲得了300多項技術專利。

        “森鷹”代表性的綠色環保產品就是被動式建筑外窗,這種窗戶在保溫和密封性上做到了極致,從而最大程度控制了建筑的能源耗散,這是被動式建筑的重要構成部分。被動式建筑是指不使用或使用極少主動能源,通過太陽光、人體發熱、機器設備發熱等被動能源,使室內保持舒適溫濕度的建筑形式。現在,“森鷹”已經成為中國被動式門窗生產的number one,國內從2012年開始建造的不到200個被動式建筑項目,森鷹做了將近100個,這從源頭上控制了建筑能耗和溫室氣體的產生,體現了其將綠色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的愿景和使命。

        除了在被動式建筑外窗領域的持續發力,“森鷹”還身體力行地打造了一座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被動式工廠,建筑面積高達16000平方米,并且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還有一個5000平方米的被動式辦公樓。

        “利他”的邊總最怕客戶談自己的產品

        邊書平對于如何做好一個企業有著明確而深刻的認知:“首先要愛護自己的員工,其次要以客戶為中心,要利他,你要想人家對你好,你首先需要對人家好。如果你去騙員工、騙客戶,企業是走不了太久的。”他談到每次和客戶坐在一起,最擔心的就是顧客對森鷹的產品不滿意,對森鷹的服務不認可。正是由于“森鷹”從不通過小手段攫取短期利益,而是踏踏實實做產品,立志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始終秉持“敬事如神,待客如親,利他經營”的經營理念,使得“森鷹”在22年里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的消費者,成功化解了種種危機。

        “利他”之樹與供應鏈共生

        邊總說自己和供應商合作一直堅持兩個原則:第一,公司從來不賒欠供應商的尾款,年底前一定要百分百支付,保證合同的安全運行。這么多年堅持下來,供應商、設備商都非常樂意與“森鷹”做生意,也愿意給出低于市場的價格;第二,從來不過分擠壓供應商的價格。企業節約成本很重要,但是并不能一味逼迫材料商降價,而是要給材料商一個合適的價格,給其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實現合作共贏。正是這兩個原則,讓“森鷹”的名譽、口碑在不同的供應商之間口口相傳。人的名,樹的影,口碑的積累使得“森鷹”逐漸成為行業的標桿,吸引了許多供應商的主動合作。

        “利他”的社會關懷

        邊書平非常認同德魯克提出的,功能正常的社會至少由三大類機構組成:政府、企業和非營利機構,它們各自發揮不一樣的作用。企業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向社會提供某種特定的服務,所以它必須存在于社會之中,與其他機構為鄰,因此,企業也要承擔一定的社會關懷責任。

        邊書平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早在2004年,他就拿出個人積蓄承擔起“圍墻之外”的責任,在企業內和社會上展開愛心活動,并提出“邁開一步,就有希望”的奉獻理念,陪伴困境中的人邁出艱難的第一步。多年來他支持了病困、助學、醫療、環保、社會重大災難等項目,奉獻金額超過兩千萬元。

        “利他”的森鷹想飛的更高更遠

        邊總獨特的人生經歷和個人思想讓“利他”的思想成為“森鷹”的品牌精神支柱,幫助“森鷹”一步步成長到了今天。這種思想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的“利益相關者理論”不謀而合。“利益相關者理論”指出企業的發展應該超越簡單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而是關注更加廣泛的相關群體的福利。利益相關者群體包括企業的股東、債權人、雇員、消費者、供應商、政府部門、本地居民、社區、媒體、公益組織等等。通過利益相關者的管理企業往往也能獲得更加長久、穩定、可持續的發展。近幾年,“利益相關者理論”愈發被企業認同并使用,2019年8月19日,181家美國頂級公司首席執行官在華盛頓召開的美國商業組織“商業圓桌會議”(Business Round table)上聯合簽署了《公司宗旨宣言書》。《宣言》重新定義了公司運營的宗旨,宣稱:股東利益不再是一個公司最重要的目標,公司的首要任務是創造一個更美好的社會。

        經過22年的成長,“森鷹”已經騰飛,作為中國被動窗研發的先行者,累計申報388項專利,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成為中國木窗行業首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但是,她的腳步將不止于此,“森鷹”正在飛向更廣闊的天地,伴隨著“利他”思想走出國門。邊總告訴我們:“接下來有兩個計劃,第一個計劃是在北歐設立供應鏈,建立一個專業化集成材工廠。第二個計劃就是在歐洲收購一到兩家有研發能力的門窗廠,作為“森鷹”在歐洲的窗口和研發中心,了解歐洲設備、材料、技術,產品動態。”融合了不同國家的技術研究,“森鷹”必然會在建筑節能領域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

        在“森鷹”22年的成長路途中,每年都是最困難的一年、都是創業的一年、都是努力存活下去的一年,邊書平所倡導的“企業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敬事如神,待客如親”的利他思想永遠是“森鷹”發展的指引方向。在這種思想精神下,“森鷹”逐步改善自身的不足之處,從一個雛鷹成長為展翅飛翔的雄鷹。我們期待“森鷹”以后能夠飛得更高、更遠,將“利他”思想傳遞給更多的人。(桂浩徐賽)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