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乃至全球的陶瓷產業重鎮,佛山陶瓷正站在一個歷史性的十字路口。長期以來,依托規模與成本優勢建立的增長模式已面臨瓶頸,同質化競爭、價格內卷、利潤攤薄等問題日益凸顯。行業亟需一場深刻的變革,從“制造”走向“智造”,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飛躍。而正在舉辦的佛山市“迎風杯”智能體創新應用大賽,正為佛山陶瓷磚產業的“騰龍換鳥”戰略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關鍵契機。
“騰龍”之困:傳統模式遭遇天花板
佛山陶瓷企業當前面臨的核心困境,在于價值提升路徑的缺失。正如行業內的警示——“價格無法提升,最高檔AAAAA級瓷磚‘愛不可得’”、“陶瓷企業兩條路:走事業路線高檔溢價品牌和做生意內卷比價格”。這清晰地道出了抉擇的緊迫性:是繼續在紅海中血拼價格,消耗資源與能量?還是勇于蛻變,通過技術創新和品牌升級,躍遷至高質量、高溢價、可持續的發展新軌道?傳統的“鳥”(舊動能、舊模式)已難以帶動產業飛得更高更遠,呼喚著更具智慧的“新龍”降臨。
“換鳥”之機:智能體大賽注入AI新動能
“迎風杯”智能體創新應用大賽的舉辦,絕非一場普通的技術競賽,而是佛山市政府精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部署。它直指產業痛點,為陶瓷企業指明了“換鳥”的具體路徑——擁抱人工智能,重塑生產、管理與服務流程。
大賽的核心在于推動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場景落地。對于陶瓷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巨大的想象空間:
打造“永不疲倦的智能銷售顧問”:企業可借助大賽平臺,開發基于專屬陶瓷知識庫的智能體(數字員工)。它能7x24小時在線,精準理解客戶對產品規格、性能、應用場景(如《巖板產品質量等級標識》新標)的復雜咨詢,提供專業級導購服務,大幅提升轉化率和客戶體驗,讓AAAAA級高端產品的價值被市場充分認知。
構建“高效協同的智能調度中樞”:初賽后的“多智能體工作流編排賽”階段,正是為解決陶瓷行業復雜的內部流程而生。企業可以開發一套協同智能體系統,將排產、倉儲、物流、售后等環節無縫打通。一個智能體負責接收訂單并自動分析,另一個智能體即時調度庫存,第三個智能體優化物流路線并推送實時信息給客戶。這將極大提升供應鏈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成為“行業標準落地的智能助推器”:近期《陶瓷磚產品質量等級標識》等通則與標準的推出,為行業建立了權威的質量分級依據。智能體可以成為這些標準最強大的推廣者和教育者,通過對內培訓員工、對外教育市場,幫助優秀企業憑借過硬質量脫穎而出,助力整個行業拉升“品質基礎水平”,擺脫低劣競爭。
抓住機遇,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航程
大賽通過“以賽促訓、以賽促研、以賽促用、以賽育人”的模式,旨在培育一批既懂陶瓷行業又精通AI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打造一批可復用的智能體解決方案。這為解決陶瓷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人才與技術瓶頸提供了絕佳的實踐平臺。
對于有意突圍的陶瓷企業而言,現在正是行動之時。大賽報名截止日期為9月27日,初賽作品提交截止至9月28日23:59。這是一次低成本、高價值接觸前沿AI技術、并與生態合作伙伴(如華為、移動等)共創的良機。
總而言之,佛山陶瓷產業的“騰龍換鳥”,并非要拋棄根本,而是以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為翼,對深厚的產業底蘊進行重塑升級。“迎風杯”智能體大賽已經吹響了號角。能否抓住這次機遇,將決定未來哪些企業能成為全國統一大市場下以質量和技術引領的“事業路線”品牌,從而實現真正的騰飛。機會之窗已經打開,行動者必將贏得未來。
(來源: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行業協會,侵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