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陶瓷的蝶變 從傳統低技能到高科技

      / by 江西日報 瀏覽次數:

        核心提示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
        去年12月10日,我省萍鄉工業陶瓷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龍南發光材料及稀土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新余鋰材料及應用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南昌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獲科技部認定,高新技術產業已逐漸成為我省搶占未來有利地位的競爭焦點。近日,記者來到老工礦區的萍鄉市湘東區,探訪其如何實現高新技術突破和產業化、規模化應用,不斷提升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轉型過渡期的艱難和陣痛
        1971年,湘東區下埠鎮橫溪村農民張開國用籌集來的300元錢,建起了一座土窯爐,用本土的瓷泥燒制出湘東工業陶瓷第一代產品拉西環,當年銷售收入達到6萬元,這讓當地村民個個心頭為之一震。從此,掀開了湘東工業陶瓷發展史的第一頁。很快,“村村點火、處處冒煙”的手工業陶瓷企業在湘東遍地開花。到1983年,湘東成為江西省第一個鄉鎮企業產值突破億元的縣級區,躋身全國先進行列,湘東工業陶瓷產業占據全國70%以上的市場份額。
        然而,到1995年,作為全區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工業陶瓷,開始暴露出分散經營、重復建設、低質同構、無序競爭等弊端。經過幾十年繁榮后,湘東日益面臨著能耗資源緊張、環境壓力增大、可用財力不足等嚴峻考驗,一個產業基礎雄厚、體系完備的傳統支柱產業開始經歷著轉型過渡期的艱難和陣痛。
        形勢的巨變堅定了湘東“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2007年,區政府提出“淘汰一批、提升一批、壯大一批”的產業改造方案,推動現有陶瓷生產企業加快改造提升。隨后,湘東區組織科技、財政等部門,走訪全區陶瓷企業,開展對科技項目的調研、篩選工作,最后,大刀闊斧地關停了倒焰窯生產企業124家,拆除倒焰窯398座、煙囪199根,改建隧道窯和輥道窯81座、梭式窯和推板窯143座、電窯11座,將工業用燃料由燃煤改造為焦爐煤氣、液化氣等燃氣,全區淘汰落后產能356萬噸。
        產學研合作培育高新技術
        “淘汰不是要消滅一批傳統產業,而是使這些傳統產業以新的面貌出現在產業結構之中。換句話說,就是要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傳統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湘東科技局負責人巫桂萍告訴記者。
        促進傳統產業高新化,可高新技術從哪里來呢?
        湘東區給出了答案產學研合作。
        該區主要領導近年多次帶領相關部門和企業走出去,先后走訪了北京、山東、廣東等地及日本等國的科研院所、陶瓷技術產業70余家,邀請國內外陶瓷專家到湘東指導生產工藝,聘請中科院士顏龍安、彭蘇萍等28名專家為科技顧問。同時,先后投入6000余萬元,整合集聚各類生產要素,規劃建設30平方公里的陶瓷產業基地,打造服務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的主平臺,建設工業陶瓷國家測試中心、技術服務中心、教育培訓中心、產品展示中心,以及儲備專業技術人才60余名的行業人才超市,打造博士創業園、高新技術陶瓷孵化園,讓科技與企業和市場實現“零距離”接觸,直接服務于高新技術產業化。
        在聚集了人才、科技等高新技術要素的湘東,各企業主紛紛抓住裝備更新、工藝創新和產品創新等關鍵環節,加快改變傳統工業以中低檔加工為主向高新技術產業化轉型。黃冠化工有限公司毅然停產了技術含量低、市場已落伍的產品,引進國內最先進超高溫豎窯煅燒、自動化遠程操作生產工藝,新建了一條年產上萬噸的燒結板狀剛玉生產線;西源填料廠每年抽取企業利潤的20%作為企業研發經費,率先與武漢理工大學、北京大學、東北大學等院校取得合作,并于2010年與北京科技大學朱榮博士合作成立萍鄉市普天高科實業有限公司。全區先后有80%以上的企業成立了自己的研發團隊和實驗室,與83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與26家院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聘請51名專家、教授為企業科研顧問,有12所科研院校在企業內部建立教學實踐基地。
        逐步掌握行業“話語權”
        11年前,靠挖煤發家的排上鎮農民羅接發躋身于工業陶瓷行業。而今,當初的作坊成為了湘東高新技術企業的領頭羊龍發實業股份公司,公司自主研發的11項產品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制定全國工業陶瓷行業標準3項,更有其主導產品“蓮花”牌成為湘東獲得“中國馳名商標”首例。
        目前,湘東開發工業陶瓷專利125項,獲得國家級品牌8項,省級品牌16項,產品質量認定137項,有機廢水碳氮硫同步脫除、化工園區工業廢水處理、羥基鐵包覆濾料污水處理劑等新技術、新成果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項生產技術在國內外創下了第一,新產品、新技術推動著湘東傳統產業的全面升級和結構的整體優化。
        湘東不再只是低端制造的生產商,而是開始朝著掌握行業“話語權”的中國工業陶瓷之都目標邁進。
        在企業技術和品牌創新戰績顯赫的同時,湘東區域品牌的建設也是碩果累累:2007年6月,萍鄉陶瓷產業基地被江西省政府列為全省唯一的工業陶瓷產業基地;2008年,基地又被列為萍鄉市經濟轉型和循環經濟產業示范基地;2009年1月,湘東區被授予“中國工業陶瓷之都”稱號;2010年,基地被授予江西省民營科技園和江西省工業陶瓷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榮譽稱號;2011年,湘東連續五年年獲得全國科技進步縣區稱號……
        傳統產業高新化,高新技術產業化,使老工礦區的湘東長出高科技“勁枝”。統計顯示,去年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00余億元,同比增長22.8%,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25.6%,科技進步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3%。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