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大南昌” 南昌城市擴容蓄勢待發

      / by 新華網江西頻道 瀏覽次數:

       一種強烈的城市擴張沖動,正在南昌積蓄力量。

        不久前,南昌打造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規劃正式公布,規劃重點強調南昌“城市規模要擴大到與其肩負使命相匹配的土地規模和人口規模”。 具體而言,便是到2015年城區達到350平方公里、350萬人口,到2020年全市達到1萬平方公里、1000萬人口,城區達到500平方公里、500萬人口。

        針對城市的擴容目標,南昌市發改委一位負責人坦言:“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其目標是要在中部‘總量比合肥、人均超鄭州’,與武漢、長沙、合肥形成四足鼎立格局。可是,過小的城市空間,已嚴重影響到南昌的產業承載能力和在區域中的能級,南昌正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

        數據顯示,2012年南昌經濟總量約3000億元,僅為武漢的37.5%、長沙的46.9%、合肥的72.1%。昔日的追兵已成標兵,在中部城市競相發展的倒逼之下,南昌各界對城市擴容的討論與呼吁,此起彼伏,顯現出從未有過的急迫。

        “小南昌”的焦慮,“大南昌”的期待

        2011年后,隨著新一屆領導班子的調整,南昌習慣于“跳出南昌看南昌”。在對比中部省會城市時人們發現,曾經就在眼前的長沙,如今只能遠遠看見個背影。而新世紀初還在趕學南昌的合肥,也已在2008年前后,跑在了南昌前面。就連太原,近年來發展勢頭也直逼南昌。

        強烈的緊迫感讓南昌上下坐立不安。在分析中人們發現,中部六市區位相近,招商政策和政務環境差別不大,除產業基礎不同外,城市空間尤其是城區空間太小,正是南昌落敗的重要原因。合肥的超越佐證了這一點,2010年合肥GDP為2702億元,僅比南昌多500億元。2011年安徽拆分巢湖,做大合肥,合肥GDP達到3636億元,當年便比南昌多出1000億元。

        “城市擴容,帶來的不僅是經濟總量的簡單增加,還意味著可供統籌使用的土地更多,對產業的承載能力更強,市場的容量更大,對周邊區域資源的整合能力也會大大增強。”江西省委黨校江西經濟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黃世賢說道。南昌市一家開發區的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在經歷了10年的高速成長后,南昌的開發區普遍遭遇產業用地緊張的困局,不少項目因為無處落地不得不另擇他處。

        在一次討論會上,南昌市一位領導呼吁道:南昌城市面積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倒數,別說“小馬拉大車”帶動全省發展,即便是帶動周邊城市、完善自身功能,也顯得力不從心,急需大手筆調整行政區劃,打破這一困境。

        在學界和民間,關于調整行政區劃的討論頗為熱鬧。

        目前,南昌城區僅300平方公里、不到300萬的常住人口。不少專家認為,城區規模太小,市內區劃不盡合理,是造成目前南昌空間困局的內因。如,紅谷灘新區因與一路之隔的新建縣存在雙重管理體制,只能呈面條狀向兩端延伸,致使一直未能形成足以輻射全區的商貿中心,與新建縣城也形成了明顯的發展差距。而灣里雖名為城區,與中心城區卻隔著新建縣。就此,有專家認為,應將新建縣、南昌縣撤縣設區,將灣里撤區設置風景區管委會,以拓展和優化南昌中心城區的發展空間。直接將周邊縣市劃歸南昌,迅速做大南昌,也是各類討論中的熱門話題。受安徽拆分巢湖、做大合肥策略的啟發,有網民甚至大膽建言:期望將九江的永修,上饒的余干、波陽,宜春的豐城成建制劃歸南昌,以迅速提高南昌城市的競爭力,打造高能級的區域性核心增長極,帶動全省跨越。

        “中國城鎮化已進入到靠中心城市帶動發展的新時期,近年來國內很多省都在心無旁騖地支持省會城市跨越式發展,江西支持南昌打造核心增長極,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拓展南昌空間。只有全市達到1萬平方公里,城區達到1000平方公里,南昌在中國未來的中心城市版圖上才有基本地位。”南昌市發改委總經濟師柳華說道。

        內優外聯,“空間焦慮”下的破解路徑

        仿佛是一種回應。2012年初,經國務院批準,新建縣生米鎮成建制劃入紅谷灘新區,為南昌增加城市用地100余平方公里。按照當時的說法,這只是南昌城區擴容計劃中的“小方案”,更大規模的區劃調整仍在醞釀。然而,在此后一年多時間里,更大動作的區劃調整遲遲沒有到來。

        在等待中,對內優化、聯動周邊,成為南昌“空間焦慮”下的突圍之路。借助生米鎮“進城”之機,2012年初,南昌掀起了九龍湖大開發的熱潮——30平方公里起步區全面開建,投資400億元和300億元的萬達文化旅游城、綠地博覽城先后動工,點燃了南昌大發展的第一個“引爆點”。2012年11月,南昌與工信部共同創立小微企業產業發展示范園。目前,10平方公里的核心發展區建設已全面拉開框架,正成為南昌發展又一“引爆點”。為化解當前區劃的不合理因素,在城郊區縣,南昌著力打造以空港經濟為重點的樂化組團、以生態宜居為重點的九龍湖組團、以高新產業為重點的瑤湖組團、以現代物流為重點的昌南組團、以休閑度假為重點的梅嶺組團。

        如今,五大組團產城融合,全面發力,正成為南昌發展的新動力。 2013年8月初,南昌啟動了東湖區青山湖西岸、西湖區洪城路以南水廠路以北片區、青山湖區臨江商務區、青云譜區象湖東岸的舊城改造行動。通過集中連片式的改造,騰出成片土地,迅速提升了城區對大項目、好企業的承載能力,為南昌架起了一個個跳躍的新平臺。

        與此同時,兩年來,南昌先后與九江、撫州簽訂區域合作協議。今年6月,又與九江、撫州、宜春就打造南昌一小時經濟圈、昌九一體化、昌撫一體化“一圈兩化”大南昌都市圈,達成了《前湖共識》。

        聯動周邊區域,南昌可謂不遺余力。而更多具有實用價值的區域合作路徑,正激發著人們的想象力。

        針對省委十三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提出的“做強南昌,做大九江,昌九一體,龍頭昂起”的戰略布局,柳華認為,倘若接下來的昌九一體化規劃,能在推動昌九間的功能互補、市場互動、公共設施共享的同時,打破行政界線設立昌九新區,則南昌市域空間嚴重不足的難題將大為緩解。(記者 楊建智 實習生 詹薇)

      美家網的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推薦本文:
      今日熱點
      更多>>
      精彩專題 / Wonderful topic
      更多>>
      中國(佛山)陶瓷工業年會暨陶瓷行業榮耀榜
      第八屆中國(佛山)陶瓷工業發展年會視頻
      廣東陶瓷工業執照大獎
      •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第七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總評榜投票專題

      •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專題:第六屆中國(佛山)陶瓷發展年會暨陶瓷十強企業授牌儀式

      •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專題:2017第二屆佛山陶瓷十強企業特別專題

      •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專題:中國陶瓷趨勢論壇暨中國陶瓷十強企業總評榜

      行業焦點 / Industry focus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