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時光如白駒過隙,世事如白云蒼狗。轉眼間,2019年已經過去了2/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縱觀社會與生活,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一代消費者正在顛覆傳統的營銷模式,對傳統行業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面對新的環境與需求,陶瓷企業需轉變思維,以精準定位做陶瓷行業強者。
我國經濟已進入增速放緩和動力轉型的關鍵期,進入了從投資和出口主導轉向消費主導增長的關鍵階段。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以提振消費信心,加速推動經濟轉型。隨著陶瓷行業轉型升級,陶瓷市場的整裝、精裝、零售市場需求發生變化。陶瓷企業需根據自身發展狀況,細分市場,滿足目標市場的需求。
市場定位
隨著陶瓷行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展,傳統銷售渠道發生巨大轉變,“大而強”、“小而美”逐漸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格局。市場定位指的是為使產品在目標消費者心目中相對于競爭產品而言占據清晰、特別和理想的位置而進行的安排。由于各陶瓷企業的生產、規模、資金、創新能力等方面各有所長,需根據實際進行市場定位。
隨著精裝政策的穩步落實以及下沉市場的崛起,大眾化與差異化的市場需求協同發展。“做大”是以往企業發展的主要思維,但需要注意的是越做越大,發展的力量就越分散,陶瓷企業容易陷入“同質化競爭”。面對需求多樣化的陶瓷市場,陶瓷企業需進行精準的市場定位,滿足市場需求、占據目標消費群體的心智。
產品定位
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總是為了獲取某種產品的價值,正所謂“一千個,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喜好和需求側重點存在不同。陶瓷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產品在色彩、規格、風格、功能等各具特點。陶瓷企業通過廣告宣傳或其他營銷手段能夠使陶瓷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確立一個具體的形象的過程,為消費者選擇產品時制造一個決策捷徑。
“就金意陶來說,我們比其他瓷磚企業起步要晚,拼規模、拼成本是拼不了的,我們選擇仿古磚,是希望較小市場里面能做出大份額,(金意陶)是這么一個定位的。金意陶成長了15年,已經充分證明了我們在仿古磚領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是金意陶董事長何乾入選“理想家·追夢人”央廣中國家居70年70人巡禮后接受央廣采訪時的對差異化觀點。消費者對陶瓷產品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差異化的產品定位有利于企業建設高辨識度的陶瓷品牌。
品牌定位
“所謂定位,就是讓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據最有利的位置,使品牌成為某個類別或某種特性的代表品牌。這樣當消費者產生相關需求時,便會將定位品牌作為首選,也就是說這個品牌占據了這個定位”,觀點出自特勞特(中國)定位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德隆。在品牌盛行的時代,品牌精準的定位是陶瓷企業增強消費者品牌認知的有效方法。
隨著消費結構調整,消費者不再簡單的追求“品牌符號”,更多的關注陶瓷品牌的特性與自身追求的匹配度。品牌一詞源于古挪威文,意為烙印,品牌定位最深層面是能在消費者心智中代表什么,即強勢品牌烙印。陶瓷品牌是消費者選購產品的主要依據,也是產品與消費者連接的橋梁,良好的品牌定位是品牌經營成功的前提。
簡一大理石瓷磚董事長李志林曾說過:“這個冬天不僅僅是2019年,等待和指望市場好轉的代價可能是付出生命,就是倒閉,你一定要警惕;以前成功的模式可能是你未來敗落的起點,以前我們打順風球的打法,是贏不了下半場的。那怎么辦?第一是選好打法,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第二是謹慎擴張。第三個,盈利能力比銷售增長更重要,現金比資產更重要。第四個,踏踏實實做好本質工作,根基都沒有了哪還有未來呢?第五個,要樹立信心,中國市場非常龐大,我們摳一點都能撐死。第六個,提升‘心’”。
時代在向前,陶瓷企業需轉變思維,以精準定位做陶瓷行業的強者。
(來源:美家網,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